二、新安保法案實施后美日同盟的走向
格林認為安倍首相通過新安保法案、修訂防衛合作指針是在逐步改變日本的防務政策。小野對日本在同盟中所做的貢獻談了幾點看法。認為目前在中日之間釣魚島是爭論的一個焦點,雖說這是中國和日本之間的事,但是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發揮很重要得作用。在日本新安保法案討論過程中,有一個問題爭論得很激烈,即如果朝鮮向美軍基地或者關島、夏威夷和美國大陸發射導彈,都會從日本領土經過。如果日本擁有將其擊落的導彈防御能力,不擊落是不合適的。日本必須考慮美日同盟的安全。日本為美國提供基地并承擔了很多費用。另一個問題是烏克蘭問題,日本與俄羅斯一直保持友好關系,但日本在美國執行對俄制裁政策中做了很多貢獻。他認為,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強硬行為及朝鮮發射核武器,是日本周邊安全環境的現狀。如果軍事平衡被打破,這一地區將會出現動蕩。如果該地區發生沖突,亞洲經濟和美國經濟都會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日本希望經濟持續發展,鑒于此,沒有什么事情比穩定更加重要,美國的再平衡戰略有助于維持該地區的穩定局勢。重要的是,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與美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國家應當彼此合作,在東亞,美日韓、美日澳、美日印,這三組關系很重要。日本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東亞保持穩定,會繼續推動安保法案,為美日安全合作做貢獻。
三、日本前高官對修憲的態度
小野表示必須要修改憲法第九條,因為目前已進入集體防務時代,每個國家必須擁有進攻能力。日本希望聯合國憲章發揮作用,但不幸的是,有一些常任理事國試圖通過武力改變現狀,以致憲章的效力經常遭到破壞。如何對憲法第九條進行調整以適應變化了的國際形勢,這是日本長期擔心的一個問題。日本希望通過和平手段解決沖突,但這一情況并不會發生,因此日本必須要現實地考慮這一問題。但除非大多數公眾支持修憲,否則會很難。日本政府向公眾做了一些解釋,也得到公眾的一些理解。
前原就此談了一些個人看法。認為首相首次將所有政黨召集在一起進行討論,包括反對黨,是值得稱道的做法。修憲需要參眾兩院2/3多數通過。無論公眾是支持還是反對,他認為第九條不屬于憲法所轄范圍內。有一種觀點認為日本制定的新安保法案不具有憲法效力。但前原對這一觀點不太贊同。他表示,憲法第九條經常會有不同的解讀。盟軍聯合司令部頒布憲法時說要把日本改造成美國的樣子,認為日本不需要重新武裝,因此憲法第九條規定日本放棄交戰權。但是1947年冷戰開始后,尤其是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改變了對日占領政策,日本建立了自衛隊。那時也沒有修憲一說。從某種意義上說,即使考慮徹底修憲也不會受到干擾。換言之,如果說憲法很重要,但只有第九條一直是個例外。那時的當權者必須根據憲法行事,那只是立憲政體的要求。如果說日本擁有自衛隊,就是修改憲法第九條,他認為這是必要的立法任務。因此,如果想要修憲,首先就要經過公眾討論,政府也必須要考慮用合適的表述反映并承認自衛隊存在的現實,才能為修憲創造一個合適的環境。
四、結語
綜上所述,日本政治家歷來都視美日同盟為日本安全政策和對外政策的基石,盡管日本目前所處的安全環境與同盟建立時的環境已截然不同,但這些政客不斷強調美日同盟的重要性,一再表明日本的堅定立場。并致力于發展與韓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家的安全關系,視兩國為日本的準盟友,并努力建立美日澳、美日韓、美日印三邊同盟關系。而且從小野和前原的發言中可以看出,日本總是把自己描述為一個受害者,并舉出日本不能行使集體自衛權給美日同盟帶來的種種“弊端”,為日本推動新安保法案、修憲可謂是找足了理由,認為修改憲法是形勢所迫,是時代要求,前原還拋出第九條“例外論”。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日本推動新安保法案、修改憲法以便擁有集體自衛權都意在加強與中國抗衡的籌碼。
文/思齊 來源: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新安保法案實施后的美日同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