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們在推進“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在文化、價值觀的傳遞上做了哪些努力?
張建平:現在確實有很多國家善于在國際社會中施加自己的文化影響,比如日本。我去緬甸調研的時候,一個緬甸的小山村里有個20多歲的日本青年志愿者,是一個非政府組織支持他到那里工作,那個非政府組織的資金援助是來自于日本的國際協力開發機構。這個年輕人在緬甸農村里面一待就是五年,他在五年的時間把日本的文化、日本風俗習慣,還有日本的理念就輸送到了緬甸。另外日本主導亞洲開發銀行在東盟長期支持了很多開發計劃,包括基建的改善和民生的項目,取得很多合作成果。包括他們之間的討論共識,以及一系列的學術研討、研究成果也增加了日本在這里的文化影響。更重要的是,他們籌建了一批智庫,包括東盟東亞研究所,就是日本出資1.6億美元幫助建設的。這個智庫秉承互聯互通的理念發展經濟,因此后來就產生了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的理念。中國已經意識到了我們在國際化的過程當中,特別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進程當中人和人的互聯互通的重要性,理解到文化的交流還有文化的影響力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我希望更多的中國人可以到一帶一路的國家去走一走,無論是旅游還是留學、訪問、交流,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促進我們的民間相通的過程。
此外,我們不僅僅要吸收來自于發達國家的留學生,我們要更多的通過援助項目,支持一帶一路國家的留學生、企業家到我們這里學習和培訓,并在這個過程當中真實的了解和熱愛我們中國,這會有助于我們“一帶一路”的建設。東盟國家普遍人才匱乏,在這方面他們對中國是期望非常高。因此,中國現在對外援助的理念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我們現在特別強調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有時候我們要告訴他們發展的方法,培養他們的能力。最近這幾年,中國的國際援助改變了過去單純的給錢、設備的這種簡單方式,更多的把錢用于邀請外國的政府官員、學者、企業家、政府高管,甚至于包括他們不同的對立黨派的高級政黨人員參加培訓班,包括商務部培訓學院、國防大學、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發改委都在承擔類似的這樣的培訓。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在政治、文化、經濟、外交、安全、經濟等方方面面都進行了宣傳。我們會請國內的好的師資為他們授課,把我們的很多理念、想法傳授給他們,同時積極交流和問答他們的問題,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們對中國能夠有更客觀的了解,打消某些西方媒體給他們形成的一些誤區。
Q:東歐獨立國家以及中亞國家的國家戰略和中國的戰略是否有沖突?如果有,我們來如何協調和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是否也可以像俄羅斯和美國一樣在這個區域擁有自己的軍事基地?
張建平:關于“一帶一路”和能源合作我們必須改變兩個思路,第一,中外能合作不是我們單向的購買和開發國外的能源資源,因為任何一個地方的資源都有枯竭的時候,外國也可以購買和開發我們的資源。因此,我們俄羅斯以及中亞國家合作的時候,要遵循平等互利的精神和原則。第二,我們與中亞之間有油氣管道和長期能源供貨協。定價定量和隨行就市,長期協議與現貨市場之間,我們需要去平衡。此外,我們在中亞的能源投資不能只想著把它拿到中國,我們還可以促進中亞能源向歐洲、美國、俄羅斯出口。我們只要中間把它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來做,我們不僅能賺錢,還能把自己的設備帶出去,使自己的人員得到鍛煉。我們跟中亞之間最核心的問題不是美國與俄羅斯的軍事基地,而是三股勢力在數千公里的邊境線來回穿梭的問題。我們怎么樣與對方合作,運用現有這些技術,例如面部識別技術、指紋技術進行有效的打擊,是我們共同面臨的挑戰。
Q:如何借助“一帶一路”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張建平:“一帶一路”并不是簡單的利益交換,它最核心的內容是要通過政策溝通、民心相通、設施連通最后能夠達到貿易和金融的債務繁榮,使各個國家都能從這個過程當中獲得發展與收益。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會和“一帶一路”這些國家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建立起新的全球供應鏈和新的生產保護。我們的文化也會走出去,國外的文化和產品以及投資都會走進來,最后形成一個互相促進的局面。
現在我們正在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這首先是從特定區域開始的。例如在東盟國家,現在人民幣是硬通貨。俄羅斯也在金融方面支持中國,因為人民幣在海外第一個掛牌交易的國家就是俄羅斯。現在我們和一帶一路上的很多國家都簽有雙邊的貨幣互換協議,協議簽訂之后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當中慢慢就會增加人民幣的使用量,然后這些國家熟悉了你的貨幣后就會慢慢的接受你的貨幣。但是總體上來講,人民幣國際化剛剛開始,整個中國對外貿易當中現在只有15%的對外貿易是用人民幣來結算的。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得多管齊下來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包括簽署越來越多的雙邊匯率互換協議,包括在貿易和投資當中更多使用人民幣,同時還要加快人民幣的資本賬戶的開放進程。如果不開放資本賬戶,不能實現人民幣的自由交換,也就意味著別人拿著人民幣,沒有投資渠道,或者無法使用,或者兌換不便,它就不會喜歡人民幣。這將是一個非常艱巨的歷史性任務。
(作者系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合作室主任。本文為第一期鳳凰國際講堂——“大國崛起:中國如何御風而行”,活動現場速記整理)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中國在巴基斯坦、委內瑞拉花了太多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