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 中國軍事現代化成就斐然。近年來, 中國的軍力有了長足的進步。20 15年, 中國的國防預算約為890 0 億人民幣, 比20 1 4 年增長1 0 % 左右。伴隨而來的是中國武器裝備研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093 型攻擊核潛艇和094型彈道導彈核潛艇服役; 第五代戰斗機殲-20和殲-31 試飛;“遼寧號” 航空母艦交付海軍; 以054A 型護衛艦和052D 型驅逐艦為代表的新型軍艦下水; 東風一4 1 洲際彈道導彈交付使用; 大量無人機研制成功。這一系列的成就縮小了中美兩國之間的差距。與此同時, 中國積極發展海軍和空軍, 調整原先以陸軍為主的軍隊結構。中國海軍力量的上升, 則會對美國及其盟友產生強大的外部壓力。如果中國軍事力量繼續上升, 日本與菲律賓等國則更難以應對中國, 而美國更加難以兌現對其盟友的承諾, 美國的聯盟體系將面臨更大的危機。
最后, 中國外交正在面臨轉型。自金融危機以來, 中國與一些周邊國家之間的領土爭端愈演愈烈, 中國一改以往的被動反應, 以積極的姿態應對外部挑戰, 這被一些戰略分析家稱為“強勢”。事實上, 隨著領導人換屆, 中國外交風貌煥然一新, 出現了從韜光養晦向奮發有為的轉變。在這背后是中國實力迅速增長、海外利益急劇拓展, 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新問題和新挑戰。當前, 中國外交正處于一個思想創新和策略創新的時代, 中國外交正在全面轉型。這意味著中國會以更主動積極的姿態處理與日本、菲律賓等國之間的沖突, 會更堅定地維護國家利益。
(二) 美國盟友國內政治的不確定性
聯盟體系運轉如何, 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國內政治的變遷。也就是說, 內部威脅也會影響到聯盟的凝聚力。由于美國與盟友之間存在巨大的實力差距, 其在這個聯盟體系中的態勢相對穩定, 軍費預算降低可能是為數不多的不確定性因素。結果是,美國很難在歐洲、中東和亞太三個核心戰略區域平衡戰略資源。然而, 從管理聯盟的角度來看, 這個并非最關鍵的因素。對美國而言, 最關鍵的是如何控制其盟友外交政策的邊界。最容易促使美國盟友突破外交政策既有邊界的是其國內政治的不確定性,總體來說, 內閣更替頻繁和民族主義高漲是其中的兩個關鍵因素。
第一, 內閣更替頻繁。冷戰以后, 日本政黨體制面臨轉型, 內閣更替頻繁。從1 99 1 年到200 1 年十年間, 日本先后更換了七屆內閣。只有小泉純一郎內閣執政時間較長, 其后日本再次進人內閣頻繁更替的時期。從2006 年9 月開始, 又先后經歷了安倍晉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鳩山由紀夫、菅直人、野田佳彥和安倍晉三七次更替。這種走馬燈式的內閣更替給日本外交政策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 外交政策缺乏連續性, 每一屆內閣在外交政策上求新求異,以標榜自己不同于以前, 這可能促使日本外交政策偏離國際環境。其次, 缺乏長遠的戰略規劃, 很難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去思考外交問題。
最后, 容易戰略冒進, 在某些重要議題上采取改變現狀的外交政策, 引起日本與周邊國家的紛爭。例如, 日本解禁自主防衛權、參拜靖國神社和釣魚島“國有化” 等, 都是“ 修正主義” 的外交政策。日本政治出現的一些新現象, 已經影響到日本的外交政策, 包括美日同盟政策。
第二, 民族主義高漲。在東亞地區, 民族主義一直是服務于各國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近年來, 隨著中日、中菲領土爭端逐漸緊張, 相關國家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日益髙漲。在日本, 安倍上臺后, 政治右傾化明顯, 其民族主義的政策為中日關系帶來了嚴峻的挑戰;經濟上則推動具有民族主義特征的“ 安倍經濟學”, 使得經濟民族主義和政治民族主義更緊密結合。在菲律賓, 阿基諾更是積極鼓動民族主義情緒, 大力加強軍備, 借以在南海問題上對抗中國。這些國家出現的民族主義情緒不利于增強美國聯盟體系內的凝聚力, 因為這些國家的政治家傾向于迎合民意, 容易促使國家外交政策被民族主義綁架, 進而突破既有的政策邊界。并且, 這為這些國家的領導人操縱民族主義提供了條件, 增加了這些國家在某些議題上逃逸美國監控的可能。
(三)美國戰略調整的挑戰
雙重再保證戰略也同樣受到美國國內因素的影響,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 美國政治生態的變化才是影響其前途的最重要因素。不過, 美國自身的戰略調整與另外兩個因素的作用機制不一樣。總體而言, 美國內部有兩個層面的因素能夠影響雙重再保證戰略的未來演變趨勢。
其一, 美國外交政策調整。當前美國戰略界出現了對華政策大討論, 這次辯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美國對華政策越來越強硬。例如, 羅伯特? 布萊克威爾和阿什利·特利斯出臺了一份政策報告, 呼吁美國調整對華大戰略, 在經濟、軍事和外交上加強其在亞洲的地位, 抗衡中國。從這份報告我們可以管窺美國戰略界的現狀, 即美國對華政策逐漸進入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階段。如果統籌考慮當前中美關系在構建一個大框架上的困境, 特別是兩國戰賂大共識已經趨于瓦解的情勢兩國關系前方的困難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將雙重再保證戰略置于這一歷史情境之內, 我們不難發現, 中美關系的諸多難題必然會壓縮美國執行雙重再保證戰略的空間。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亞太聯盟轉型與美國的雙重再保證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