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公開市場本周重回小幅凈投放,規模50億元人民幣。分析人士指出,近期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雖然尚難撼動資金面整體寬松格局,但機構對資金外逃帶來流動性收緊疑慮有所升溫,公開市場操作意在安撫預期。
他們并認為,宏觀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減,雖然央行表態人民幣貶值預期不會持續,但仍需觀察外匯占款走勢。若外匯占款下降過快,將大幅提升降準的可能性;不過,短期出于穩定市場需要,預計為熨平流動性波動,公開市場作為常規工具還將持續。
“這周資金面是有點收緊的,放了50億象征性意義更大,同時也是為了平滑匯市的干擾吧,”華中一銀行研究員稱,后面仍要看經濟走勢的具體情況,降準概率不能排除。
央行公開市場本周二、周四分別進行500億元、400億元七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繼續持平于2.50%;本周公開市場凈投放50億元,上周為凈回籠50億元。
中國央行周二宣布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并一次性貶值近2%,之后亦連續兩天大幅下調中間價。而人民幣兌美元即期CNY=CFXS在周二創出歷史最大單日跌幅后,周三在央行入市干預下已收窄跌幅,今日跌勢則進一步趨緩。
民生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李奇霖表示,從央行最新表態和市場走勢來看,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有一定緩解,考慮到其帶來的市場流動性變化,所以公開市場本周適當凈投放對沖也是考量之一。
他并認為,匯率尚未穩定之前,公開市場對沖還將是主要貨幣調節工具之一,“降準得有個前提,那就是匯率得穩定,否則只會加劇貶值和(資金)外流。”
央行周四最新表態稱,人民幣兌美元短暫波段后可以回到正常狀態,人民幣還是強勢貨幣。中間價和市場偏差3%不能持續,需要及時加以矯正避免累計。偏差矯正后,依據基本面人民幣還會進入上升通道。
銀行間資金面自周三開始隔夜資金供給略顯緊俏,部分大行頭寸緊張減少融出,令資金拆借難度較之前有所加大。而今日除隔夜外,七天期資金亦顯搶手,利率上漲有從短期向中長期限傳導之勢。
**降準預期升溫但時機尚不成熟**
業內人士認為,經濟下行壓力雖支撐貨幣政策寬松繼續加碼,降準等寬松政策出臺可能性逐步提高,但目前匯率波動尚需穩定預期,短期出臺概率不大;預計公開市場還將繼續操作,不過,不排除輔之以定向工具。
上海一大行交易員表示,公開市場凈投放,應該只是影響預期為準,對沖匯率貶值如果用逆回購,肯定不夠用,若匯率波動引起外占下滑過快,而且經濟數據也差,降準對沖就勢在必行了。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公開市場凈投放維穩人民幣,下一步降準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