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高清精品?ⅴ_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_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_亚洲?v中文无码字幕色下药,亚洲欧洲日产韩国精品av,色欲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日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激情

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求解中國糧食安全問題

經濟 rock 12407℃ 0評論

家庭的食品消費中的浪費也很嚴重。過去幾十年,以西方豐裕社會為前提的“沃爾瑪”之類超市和廠家“薄利多銷”的營銷策略,誘導消費者過量購買,因為變質和腐爛而不能食用,以及備餐量過大等,所造成的浪費巨大。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估計,在發展中國家,至少10%的食品就是這樣浪費掉,據此推算,中國浪費食品近3000萬噸原糧。此外,按中國媒體的調查推算,各類食堂的浪費近1000萬噸。加總起來,每年中國至少有1.1億噸的糧食在消費環節被浪費,占總消費量的15%左右。

顯而易見,在食品浪費如此嚴重的情況下,只強調增加供給是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的糧食安全的。必須雙管齊下,在不放松供給保障的同時,將制止和減少食品消費中的浪費,作為實現中國可持續糧食安全的基本戰略措施之一,大力減少以飲食業為主的嚴重食品浪費的問題。事實上,倘若目前浪費的食品減少一半,中國糧食自給的目標就基本可以實現。

減少食物浪費需要全社會的共識和共同參與。人類的消費決策,并不完全理性,不只是受實現效用最大化的收入和價格驅使,簡單的市場手段在很多情況下對減少食品浪費影響不大。行為經濟學大量實證研究證明,在相當的程度上,有限理性的消費者的大多數決策是“比較”出來的,“以他人為參照點”做出的,因此廣告才可以大行其道,誘惑和引導消費者。所以,要在全社會營造“食品合理消費”的氛圍,反對奢侈和浪費,比如,在全國開展“停止浪費食物”活動,為消費者提供食品合理消費指南,促使超市和餐館“負責任供給”,比如提供小份熟食和菜肴,從根本上改變食品“薄利多銷”的營銷方式。

鼓勵“健康,合理食品消費”,也是中國實現可持續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施。由于食品匱乏導致人類營養不良造成健康問題,但過度攝取能量和脂肪造成肥胖,引發各類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也極大損害人們的健康。因此,提倡“健康,合理食品消費”不僅要消除饑餓和營養不良,也要在全社會確立健康,合理的消費風氣,遵循營養學家“吃各種食物”的健康膳食建議,吃得營養,活得健康。世界上目前有14億人由于攝取能量過度而“超重”和肥胖,而中國肥胖兒童人數在過去15年里增加28倍,超過1200萬,7歲以下兒童中有近五分之一超重,7%是肥胖兒童,這都是不健康膳食造成的。

在中國實現健康,合理食品消費,大力減少酒類和煙草消費必不可少。統計顯示,2003年到2012年,中國白酒產量翻了3倍達1153萬噸,人均成人消費約15公斤,而啤酒幾乎是從無到有,2012年產量達到5000萬噸,人均成人消費62.5公斤。為滿足白酒和啤酒的生產,需要糧食至少4000萬噸。2012年中國卷煙總產量達2.5億箱,比2002年中國加入非約束性的《世界禁煙公約》時的產量翻了近一番,而種植煙草的耕地面積也將近翻了一番到2200萬畝。吸煙危害健康,污染環境,需要大力限制。如果可以將酒類消費和煙草消費減半,可節約工業用糧2500萬噸。

2. 增產節約

數十年的工業集約化生產耕作已嚴重削弱了農業自然再生產的基礎,危及中國糧食安全的長盛不衰。然而,迫于不斷增長的對糧食需求的壓力,農業生產不可能放棄工業集約化生產方式。這是確保中國糧食供給的兩難。對此,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將農村生態環境改善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以“第二次綠色革命”為契機,建立重質,重量的糧食安全體系,從節約肥料,農藥的投入,提高效率去實現農業生產“節約也增長”,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的協調發展。據網載,河南省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到2020年每年就可節約化肥110萬噸,節約農藥1萬噸,節水11.8億立方米。如果河南的經驗推廣至全國,到2020年,全國糧食生產大約可以節約化肥1220萬噸、農藥10萬噸,地下水311億立方米。

“增加生產,節約投入”保護農業的自然再生產基礎,是確保農業生產食品不惡化為生產“毒品”的轉化過程,實現中國世世代代的糧食量和質的安全的關鍵。“增產節約” 還能通過減少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據估算如果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每噸糧食可增收100元左右。

在食品收獲,加工和分銷環節中也存在巨大的損耗,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至少10%-15%的食品在這個過程中損失,因此必須采用先進的技術和措施,在糧食收獲,運輸,冷藏,儲存,加工,包裝,批發和零售的食品輸送鏈中減少損耗。同時,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機制,防止農民因信息閉塞,生產過剩造成的食品浪費。此外加強食品加工過程中工人的培訓,減少因操作不當或不衛生造成的浪費等。

民以食為天,糧以田為本,量和質并重,守護好18億畝耕地的紅線,是確保可持續糧食安全的基礎,但確保土地的質量和土地的肥力和無污染,也至關緊要。面對人多地少的中國現實,在追求當下居住環境和金錢(投資收益)時,不可對子孫萬代的糧食安全置若罔聞。糧食耕地一旦“種上”了高樓,幾乎不可能再恢復用于糧食生產,土地用途的不可逆轉和人均耕地面積不多的現實,客觀上制約了我們住房環境的過度奢侈,尤其是不能任由房產成為政府稅收的源泉和回報最高最穩定的“投資”。

3. 打破貿易壟斷

過去幾十年,全球化將世界夷為平地,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社會和經濟要素組合的時間和空間,這不僅讓地球村里的所有國度,在糧食安全問題上面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挑戰,也為在全球化的平臺上實現糧食安全提供了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全球化下國家食品的“自給率”不應只限于國界線內的產出,而應該包括國家糧食企業在“平坦世界上”通過自己的供給鏈生產和組織的食品,在這個意義上,中國食品進口需求強勁增長的風險,在一定的時期內,主要不是量大的問題,而是進口來源的問題:是從跨國糧商購買還是來自自己的供應渠道。

2007和2008年之間的全球糧食價格危機對于中國不只是一個極好的警示,更是食品安全危機會引發后果的提前彩排。當時,所有的食品價格:玉米,小麥,大米,食用油,肉類幾乎是在一夜間就井噴了。比如大米價格,當幾個主要出口國宣布限制大米出口以保證本國供應后,大米的世界市場價格在短短3個月內就翻了番,價格的“爆發度”創下了歷史最高水平。當無力獲得糧食而面臨生存危機,在貧困的加勒比海沿岸國家、非洲與東南亞、南亞等國人民,迫不得已走向街頭為生存抗爭。2008年2月,西非的喀麥隆有24名民眾在糧食暴動中死亡;3月,海地因食品價格上漲而引發的暴力抗議導致5人死亡;5月,在非洲索馬利亞有2人在爭搶食品中死亡;突尼斯,埃及等國由于食品價格飆升引發了社會動亂。。。“民以食為天”,天塌了社會怎么能不動蕩?

有人將這場糧食價格危機歸咎于供求失衡,拿新興經濟體需求增長和低庫存于消費量比率說事,但危機的發生和發展同世界貿易量75%的糧源被少數幾個跨國糧商和投行控制,趁機興風作浪直接相關,沒有糧食貿易的壟斷和金融化,只由供給和需求均衡決定的糧食價格不可能在幾天,幾周翻番。過去20多年,日本不少大宗糧食和油料進口對世界市場的依存率高達50%以上,但盡管世界糧食市場風波不斷,但日本的食品進口很少被危機波及。其中一個重要的經驗,是日本以全球為平臺,建立起了自己的食品供給鏈,無須受跨國公司的制約。

2003年到2011年期間,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累計總額達13.8萬億美元,但是涉及農業生產和食品加工的投資僅1549億美元,為總投資額的1.1%。農業投資低迷反映了相對于工業,農業投資回報低,回收周期長的特征,但也折射出對農業投資的強烈需求。中國必須擺脫跨國糧商對中國糧食貿易的控制,要在全球的平臺上建立自己的食品供給鏈,應以全球巨大的農業投資需求為契機,在全球的平臺上,建設公平和有效的食品供給鏈。中糧集團等國有企業應為建設和健全全球平臺上的中國食品供給鏈,發揮其資金,技術和管理優勢,打造中國的“糧安航母”。

結束語

雖然在短期之內,中國不存在“糧荒”的威脅,但經歷了幾十年農業工業化集約生產,和誤將食品消費作為刺激內需的對象,中國糧食安全已經深陷不可持續的危局:以掠奪和透支未來的自然資源,砸子孫萬代的飯碗,來滿足時下食品的奢靡和浪費。中國的糧食安全必須以可持續為基礎,實現高效,合理的供給和需求動態的平衡,在實現節約也增產的工業化農業高產和生態平衡的同時,大力反對食品消費中的浪費和奢侈,堅持食品合理消費,打破糧食貿易壟斷,打造中國糧安航母,將是確保中國時代糧食安全的基本策略。

文/稅尚楠 共識網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求解中國糧食安全問題

喜歡 (1)or分享 (0)
發表我的評論
取消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