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高清精品?ⅴ_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_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_亚洲?v中文无码字幕色下药,亚洲欧洲日产韩国精品av,色欲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日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激情

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美日澳印四國協作的戰略走向

軍事 sean 10940℃ 0評論

日澳:扛槍、扛旗各有所思

本世紀初,美國國內曾經出現一種思想,要在亞洲建立一個“民主同盟”,美國將通過領導亞洲實行西方民主制度國家,形成對中國等非西方勢力的封堵壓迫之勢。之后類似的戰略或思想也層出不窮,不過無論名稱、形式如何變化,其中有兩個關鍵的參與者沒有發生改變,那就是日本和澳大利亞。美國要想單獨遏制中國,代價無疑相當高,而且必將影響其在歐洲、中東等地區的戰略部署。因此,聯合盟友共同對付中國,是最好的選擇。不過,雖然日、澳在南海問題上都十分活躍,但心思各不相同,美國要想借此打造“鐵三角”,并非一帆風順。

首先從日本方面看,出于對中國天然的戰略恐慌以及東海爭端升級的考慮,安倍政府在跟隨美國建立圍堵中國的陣線方面顯得極為積極。在東海,日本將自己包裝成中國追求海上霸權的受害者,并介入南海爭端,竭力促成東海、南海爭端的聯動,給中國設置更多障礙。日本還表示要向美國學習,派出戰艦捍衛南海的“航行自由”。此外,隨著對外軍售的逐步松綁,日本正積極向急需更新潛艇部隊的澳大利亞推銷自己的“蒼龍”級常規潛艇,美國則在背后撮合此筆軍售。此外,引人關注的是,日本正在不斷擴大與印度的雙邊安全合作,日印關系的升溫也成為地區國際態勢中不可忽視的戰略動態。比如2014年兩國簽署了《防務合作協議》,2015年日本與印度達成了US-2水上飛機的銷售協議。2015年,日本還應邀參加了美印海軍的“馬拉巴爾”海上聯合軍演(注:據稱澳大利亞已同意今后也參加此演習),在年底日印首腦會晤中,兩國還就日本永久參加“馬拉巴爾”軍演達成了協議。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與印度發展關系時,總是不忘拿中國話題撩動印度的情緒,并試圖借助印度高鐵項目等經貿和投資合作,推動印度更深度地加入到美日澳戰線之中來。作為戰略伙伴關系的回報,印度則曾公開表示支持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并且兩國還在聯合國改革、入常、南海等問題上相互予以支持。而且在印度高度重視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開發建設過程中,印度允許日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這一群島是印度扼守印度洋東部戰略通道的關鍵位置,更能對中國海上通道形成牽制。應該說,美國近幾年來對日本安倍政府極其縱容,特別表現在對安倍推行右翼化政策聽之任之,認為只要日本不對美國構成威脅,只要日本的槍口是瞄準中國的,美國就可以繼續坐享其成。更何況,由于不可避免的權勢衰落,迫使美國現在也只能鼓勵日本這個在東亞最重要的盟友在軍事安全上承擔更多責任。不過,日本雖然熱衷于當馬前卒,但無論日本如何偽裝,安倍為代表的日本人所持有的錯誤扭曲的歷史觀和戰爭觀都使得很多亞洲國家難以接受其高調存在。美國越是鼓動日本,越會造成其他國家的顧慮;日本越是強調發展軍力要扛起反華的“槍”,越會引起其他國家的警惕。因此,擁有強大軍力的日本,固然能重拾昔日帝國的些許榮光,但與亞太國家間的隔閡也會日漸擴大,從而只能更依賴美國的支持。

再從澳大利亞方面看,與日本迫不及待要修憲“扛槍”不同,澳大利亞更愿意只是幫著美國“扛旗”。近3年多以來,澳大利亞在追隨美國問題上表現得較為堅決,在批評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指責中國南海島礁改造等方面引起了中方的強烈不滿。澳大利亞一直自視為民主制度的代表性國家,在政治領域對其他亞洲國家懷有優越感,也是美國在南海維護“自由航行”行動的最早支持者。在今年的新版白皮書中,澳大利亞增加了國防開支,提出要添置潛艇、戰機等先進裝備,不過如果非要把這些都說成是受美國鼓動而針對中國的話,也尚有牽強。澳大利亞雖然愿意幫美國扛上民主同盟的大旗,但他也有自己的利益考慮。概括而言,澳大利亞正處于一種“搭便車”的選擇困難癥狀:一方面,澳對中國軍事實力增強有所顧慮,希望鞏固強化美澳同盟,在安全問題上搭美國的便車;另一方面,澳又對中國引領的亞太發展機遇心存期望,念念不忘,想要在經貿合作等方面搭中國的便車。這種政策如果把握得好,可以在中美之間走鋼絲、玩平衡,但如果三天兩頭地思前想后,則很可能然導致澳大利亞在戰略選擇上表現出模棱兩可、自相矛盾的一面,甚至兩頭不討好。和美國、日本不一樣的是,澳大利亞地緣戰略中的安全威脅其實和中國沒有直接關系,特別是中國的海上活動(無論是軍艦還是島礁)都沒有對澳大利亞構成實質性威脅。相反,不少澳大利亞人認為,真正可能讓澳大利亞與中國成為敵人的,恰恰是澳大利亞將自己綁在美國對華戰略的戰車上。中美間如果爆發沖突,作為盟友的澳大利亞恐無法完全超然地置身事外。不過,澳大利亞出于鞏固自身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域國際地位的考慮,也希望能加深四國在地區問題上的戰略協作。除了與美國、日本傳統盟友的合作外,澳大利亞與印度間的關系也在逐步升溫,這也是兩國對彼此地緣戰略角色重新認識后做出的選擇。自2009年澳印將雙邊關系提升為“戰略伙伴”以來,兩國高層交往更加頻繁,2014年印度總理莫迪還訪問了澳大利亞,這也是時隔28年后首次有印度總理來訪。

整體來看,雖然美日澳印四國業已形成較高程度的戰略協作與互動,但是彼此戰略目標的國家利益的差異,也使得四國目前不太可能成為亞洲版的“小北約”,更很難成為同心協力、堅決反華的戰略盟友。在這當中,美國和日本敵視中國的心態最為強烈,特別是想從軍事部署上對中國實行包圍和威懾。澳大利亞處于相對中立的位置,更愿扮演中美之間的協調者,不想被逼進行非此即彼的選擇。印度的外交地位最為靈活,各方均有求于他,能夠借助獨特地位左右逢源,換取更多交換價值,而一旦和中國的關系變成了公開對抗,印度就很難保留其靈活的進退空間。

文/胡欣 來源:現代軍事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美日澳印四國協作的戰略走向

喜歡 (1)or分享 (0)
發表我的評論
取消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