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農村其實小學多出來了,讓農村人多生一些小孩就可以了。這個其實是不成立的,因為年輕人都在往城市里涌,年輕人需要參與創新,需要找更好的有發展前景的工作,必須往城市流動。未來雖然說一二線城市的人口可能只占了中國總人口的20%左右,但如果只算年輕人的話這個比例應該會高很多,如果再具體點只算高素質的年輕人口的話這個比例會更高,因為絕大多數高素質的年輕人口都會聚集到一二線城市。如果一二線城市本身規劃不足,尤其教育資源規劃不足的話,這些城市的年輕人就養不起二孩,就不能生很多小孩,那對于中國的影響是非常致命的——如果中國最優秀的年輕人生育意愿很低,那將對中國的未來發展產生非常消極的影響。大城市的規劃問題我最近也提了很多,因為從長遠看,這對中國發展非常重要。
下面談的這個問題是比較有爭議的,是關于非婚生育的問題。聽傳聞說奧巴馬是非婚生育的,好像喬布斯也是被領養的,當然這是個案,但也足以說明,非傳統家庭出身的孩子也可以非常優秀。這張圖表示的是不同國家的非婚生育比例,藍的是1980年的數字,綠的是2007年的數字,看最近幾十年的話,非婚生育的比例提高很快,尤其像冰島、瑞典、挪威、法國、丹麥等北歐和西歐國家非婚生育率很高,這些非傳統家庭出身的小孩并不一定就低人一等,有很多是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比較高而不愿意結婚的高素質女性所生。
現在結婚的人越來越少,結婚率下降也是一個全世界的趨勢。反觀一些現在結婚率比較高的國家大部分都比較窮,印度、中國的結婚率還是相對高,但隨著收入的提高也會下降。而結婚率最低的是澳大利亞還有一些西歐的國家,他們的非婚生育率很高。中國未來肯定也是結婚率不斷下降,城市里面很多人很晚才結婚,剩女也很多,離婚率也比較高。因此,不歧視非婚生育的家庭或小孩,這也是一個重要的提高生育率的措施。現在日本的剩女率差不多有20%,也就是說20%的人不結婚,如果剩下的人全部生兩個的話,那生育率才1.6,何況剩下的也不可能全部生兩個。日本的今天可能就是中國的明天,所以怎么樣讓這些沒有結婚或沒有丈夫的女性愿意生小孩,這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課題。比如延長產假,比如擴大補貼范圍,不光是補貼有孩子家庭,也給單親媽媽發補貼,再比如發展高科技,可以讓現在不想生的女性把卵子凍起來,等想生了再用。
最后我要提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觀點,應該鼓勵女生早點完成學業。我發現在小學、中學里面,男生普遍在成績上沒法跟女生競爭,女生學的太好了,應該鼓勵女生們跳級。我剛才舉了比爾蓋茨跟馬斯克、扎克伯格的例子,他們之所以能創業,也得益于中學里面學了很多大學的課,實際上相當于跳級了。既然女生們的時間也這么緊迫,反正可以學得那么好,為什么不能提前畢業?上次講到這個觀點時候,有個女生就說深有同感,說你說的真對,我現在已經28了,剛剛博士畢業,如果早點開始工作的話,說不定能提早創業,而且能夠兼顧家庭和小孩。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人口與創新:若闖關失敗,中國將重蹈日本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