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高清精品?ⅴ_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_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_亚洲?v中文无码字幕色下药,亚洲欧洲日产韩国精品av,色欲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日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激情

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張維迎:后發國家的怨恨情結

文化 alvin 27341℃ 1評論

中國人的怨恨情結

中華文明有數千年的歷史,但中國人的民族意識的形成則是非常近代的事情。可以說,是西方人的堅船利炮催生了中國人的民族意識,并使“中國”作為一個民族國家出現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進入20世紀之前,中國人效忠的對象是相繼統治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的民眾的各個皇帝和朝廷,而不是主權國家;朝代的更換,領土的分合,是統治者的事情,與普通大眾沒有什么關系,就像現代商業公司領導層的更迭、業務的并拆與普通員工沒有關系一樣。對普通大眾而言,誰坐上皇帝的寶座,我就是誰的臣民;無論是漢人當皇帝,還是契丹人當皇帝、女真人當皇帝、蒙古人當皇帝、滿族人當皇帝,對我都一樣。所以,他們不可能有一個明確的“中國人”的概念。

但伴隨著西方人的到來,特別是鴉片戰爭失敗后,中國人的民族意識開始覺醒,逐漸把效忠的對象由朝廷和皇帝,轉向了民族和國家(但這個轉變沒有徹底完成)。在中國人的民族國家意識形成過程中,主導力量是十九世紀下半葉和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的政治精英和知識精英,他們喚醒了中國人的民族危機感,并塑造了中國人的民族意識。但如同法國和俄國的貴族精英、德國的知識精英一樣,中國的政治精英和知識精英從一開始,就有一種對西方的怨恨情結。對中國這樣一個有著數千年文明史、并自認為是世界中心的國家的人民來說,突然發現有一個比自己先進的外來文明,產生怨恨是自然的。中國的精英們對西方世界的感情是羨慕、嫉妒、恨的交織。一方面,他們將諸如共和、民主、自由、個體權利、理性、科學等這樣一些西方價值觀引入中國;另一方面,他們又根據中國原有的政治文化觀念對西方價值觀進行選擇性吸收或摒棄。民族自尊心和怨恨情結使得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對西方價值觀有一種本能的排斥,不可能將其全盤照收。如果可能的話,他們總是試圖從本土文化資源中或其他不優于自己的國家尋找它的替代品。

中國人對俄羅斯有著因為領土問題導致的怨恨,但較少因發展階段差異導致的怨恨,這或許是中國人最后選擇“走俄國人的路”的原因之一。當然,俄國人的道路看上去也更符合中國國情。俄國是落后的,走的路是獨特的。如果它的路行得通,沿著這條路很快能富強起來,中國人就可以洗刷掉民族的屈辱,恢復國家的榮耀。因此,走俄國人的路對中國人的自尊心傷害小,但預期的收益大。

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對中國的現代化非常重要,它讓中國人有了一個具體的奮斗目標。但中國人民族概念形成中的怨恨情結也帶來了一系列后果,其中包括;

第一,中國人的民族概念至今仍然是族裔性的,而非公民性的。我們是“中國人”,是因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有共同的祖先,而不是因為我們都是一個主權國家內擁有平等權利的公民。這樣的民族概念給現在的國家治理帶來了一些難題,因為并非所有的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這樣的民族觀念也使得中國很難吸引外國移民,因為一個外國人不論在中國工作和生活多少年,永遠不可能被承認是中國人。

第二,主權大于人權,權力優先于權利。中國人的民族主義是在國家“圖強”和“救亡”中形成的,因而不可避免地是國家功利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它強調國家至上、集體至上,在國家利益和集體利益的名義下對個人權利的任何侵害都具有正當性。至今,“有國才有家”、“大河有水小河滿”仍然是大部分中國人的基本觀念,盡管這些說法根本不合邏輯。進一步,國家等同于政府,政府等同于政府官員,所以官員的權力總是優先于個人的權利,法治難以形成。

第三,強調特殊性,否定普遍性。特殊主義是怨恨情結的解藥。特殊主義否定了相互比較的可能性,否定了優劣之分,可以保護自己的自尊心,因而所有有怨恨情結的民族都喜歡特殊主義,中國也不例外。特殊主義也使得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拒絕接受普適性價值,不按國際規則行事。

第四,模仿技術,但拒絕模仿制度。鴉片戰爭之后不久,中國人就開始承認自己在科學技術方面的落后,需要向西方學習,因而搞起了洋務運動,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至今仍然是中國變革的主導思想。因為,只要“體”是自己的,我們就用不著自卑,正像科學家不會在工程師面前自卑一樣。因此,我們總是試圖從傳統文化中尋找與西方抗衡的價值觀念,認為西方的治國理念并不比我們老祖宗早就提出的治國理念好到哪里去。

第五,反資本主義,反民主和自由。中國人把資本主義、自由、民主等同于西方世界,承認這些東西,就等于承認西方各方面都優于中國,讓中國人太沒有尊嚴。因此,中國既不能搞資本主義,也不能搞自由民主,何況民主和自由也不能當飯吃。中國不像德國人那樣有猶太人群體可以怨恨,那就怨恨那些經商賺錢的人吧!即使中國需要市場經濟,也只能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有本質的區別。

第六,自力更生,萬事不求人。中國必須建立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西方人有的我們必須有,糧食必須自給自足,一切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品必須自己生產,因為西方世界是靠不住的,它們亡我之心不死,隨時準備卡我們的脖子。“中興事件”就是一個明證。

第七,“陰謀論”在中國非常有市場。中國一直是西方陰謀的受害者。中國之所以落后,不是因為我們不聰明,而是因為西方人太狡詐;不是因為我們的體制和文化不優越,而是因為西方人總是搞陰謀詭計,不讓我們發達起來。外國人幫助中國,一定是另外圖謀。

第八,只能表揚,不能批評。中國人對批評特別敏感,不僅中國人自己不能批評中國,外國人更不能批評中國。中國人不能批評,因為“兒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批評自己的國家就是“不愛國”,就是抹黑自己。外國人不能批評,因為那會傷害中國人的自尊心。批評中國的外國人一定是反華勢力,奉承中國的外國人一定是友好人士。殊不知,奉承者常常是別有用心。

第九,國際關系中,只講利害不講是非,有時甚至連利害也不講,只講好惡。西方的壞消息就是中國的好消息。凡是西方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凡是西方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如果一個西方國家與一個非西方國家發生沖突,大部分中國人希望前者輸后者贏,不是因為我們喜歡后者,而是因為我們痛恨前者。所以,“911”事件有中國人叫好,伊拉克戰爭中有不少中國人給薩達姆加油。當然,如果美國與日本發生沖突,我們會站在美國一邊,因為我們怨恨日本人更甚于怨恨美國人。

第十,未富先嬌,稍強即狂。怨恨情結使得中國人心中總是憋著一口氣,一有機會就想出人頭地,所以很容易從自卑走向傲慢,國家稍富強了一點,就表現出一種暴發戶心態,到處炫耀,不再謙卑,要做到“韜光養晦”談何容易!

鴉片戰爭過去已經快180年了。經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不僅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其國際地位也大大提高。但中國人對西方的怨恨情結似乎沒有因此而減少,移民海外的中國人的怨恨情結似乎更甚。近幾年“中國模式”、“新四大發明”之類的說法甚囂塵上,不能不說是怨恨情結的體現。如果“中國模式”能推廣到全世界,中國不僅可以奪回失去已久的優越地位,而且可以洗刷掉不堪回首的百年恥辱。這是何等愜意的事!

怨恨程度是國家發達水平和民族成熟程度的一個反向度量。中國人的怨恨情結消退之日,或許才是中國的真正崛起之時!

(本文是作者讀里亞·格林菲爾德《民族主義:走向現代的五條道路》一書之后寫的讀書筆記。2018年8月2日。)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張維迎:后發國家的怨恨情結

喜歡 (3)or分享 (0)
發表我的評論
取消評論
表情
(1)個小伙伴在吐槽
  1. 中國的社會要為持在49年以前 任人宰割 任人侵略就不會有人再罵中國了
    匿名2018-09-16 09:41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