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陣中俄:歡迎加入第二次冷戰
編者按:2018年5-6月號美國《國家利益》雜志封面文章,從政治、軍事、經濟等角度分析了當下所謂的“第二次冷戰”,比較了兩次冷戰的異同之處,認為美國如果追求“美式和平”(Pax Americana)就注定會在第二次冷戰中失敗,倒不如以適度綏靖來換...
7年前 (2018-05-08) 106466℃ 1評論
3喜歡
芯片背后:虛假的恐慌與實在的預算
中興事件引發了一場關于芯片的大討論,在這樣的輿論背景下,近日,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清華大學CIDEG主辦的2018學術年會上表示,“不惜一切代價發展芯片產業”是危險的。
支持全力搞芯片的理由,似乎不言自明。經過這幾天的輿論轟炸,一個街頭小兒都可以...
7年前 (2018-04-27) 7268℃ 0評論
3喜歡
從雅利安人到歐亞游牧民族:探索印歐語系的起源
印歐語言學研究起源于18世紀后期,幾乎與英國人占領印度同時。在科學史觀和宗教史觀的辯論中,研究印歐語系的學者放棄基督教的上帝創世觀,追隨進化論,探索印歐語言民族發源地及其傳播。研究者們意識到,操不同印歐語言的民族曾經長途遷徙,在歐亞廣...
7年前 (2018-04-25) 14179℃ 0評論
1喜歡
最近二三十年里,由于全球史成為歷史學界的一大潮流,相當多的歐美歷史學家,提出了一個對中國史相當有挑戰性的說法:東方的大清帝國對邊疆的政策,和西方即英、法、西、葡、荷等帝國的對外政策是一樣的。
從全球史的觀點來看,大清王朝對西北的開疆拓土,以及對西南的改土歸流,不僅與同時期的英、...
7年前 (2018-04-13) 9478℃ 2評論
6喜歡
大航海之后,世界一體化進程加快;尤其到18世紀以后,全球化趨勢勢不可擋,那種自外于全球化的國家和地區已經無法被現實世界所接受。關于鴉片戰爭的起因,中國學者傾向于道義論,即認為英國商人販賣鴉片是不道德的,因而是非正義的;而英國人則傾向于自由貿易論,即認為違反自由貿易的行為是不能被容...
7年前 (2018-04-03) 13902℃ 1評論
2喜歡
本文為樓宇烈先生在2010年12月10日北京大學宗教文化研究院“虛云講座”第九講所作演講全文。
今天我講這個題目,主要是感覺到,我們現在對中國的佛教,尤其是禪宗,在理解上還有很多不夠清楚的地方。
中國近代的高僧太虛法師曾經講過,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他所講的禪,就是指禪宗。禪宗是...
7年前 (2018-03-24) 11380℃ 0評論
2喜歡
越南在美國印太戰略中的角色
隨著南海地區的局勢日趨復雜,美國進一步加強了對南海地區的戰略關注。2018年3月4日,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抵達越南峴港,這是自越南戰爭結束43年以來美國航母首次訪問越南,實現了兩國軍事交流史上的“破冰之旅”。那么,美軍急于造訪越南,而越南又極力...
7年前 (2018-03-21) 18139℃ 0評論
3喜歡
如何正視普京的危險?
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領導的俄羅斯有多危險?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在被解雇的幾小時前還在思索這個問題。這位前美國國務卿當時告訴記者:“我們已經看到他們的核心人物變得更加好斗。這讓我非常、非常擔憂……我們還沒有...
7年前 (2018-03-21) 6404℃ 0評論
4喜歡
胡景北:像“非禮勿視”那樣地遠離“創立中國經濟學”一類的扯淡
一位年輕朋友最近詢問我對田國強和李稻葵兩先生近來關于建立中國政治經濟學或者中國經濟學言論的看法。我特地找了兩位先生的文章,即田國強的“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解”和李稻葵的“中國經濟學界必須要有自己的理論”...
7年前 (2018-03-16) 12540℃ 3評論
7喜歡
?
1805年夏末,法國的進一步擴張似乎已被阻止。法國海軍未能在哪怕短短幾天里控制英吉利海峽,這使英國得以確保免遭入侵。奧地利分別在威尼斯以北的提羅爾地區和德意志南部集結重兵,以阻截法軍對中歐的任何威脅,或許甚至還想發動攻勢來收復意大利北部。第一批俄國師團則從波蘭出發,前往增援奧...
7年前 (2018-03-07) 13002℃ 0評論
0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