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高清精品?ⅴ_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_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_亚洲?v中文无码字幕色下药,亚洲欧洲日产韩国精品av,色欲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日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激情

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美俄會走向“新冷戰”嗎?不可能!

軍事 rock 5642℃ 0評論

2014年是冷戰結束后大國關系最為跌宕起伏的一年。俄美關系因烏克蘭危機而更加針鋒相對,俄歐關系在謹慎和彼此試探中保持著距離;中美新型大國伙伴關系因東海、南海以及網絡安全問題屢屢受挫;中俄關系則在兩國領導人的頻繁會晤之下實現了戰略互動與協作,為本年度動蕩的大國關系增添了一抹暖色。在此背景下,美國相對實力下降,世界的多力量中心化趨勢更加明顯,具有不同目標的區域合作組織的發展成為常態,也成為大國間博弈與互動的主要平臺。

一、俄美、俄歐關系

近年來,俄美關系雖然在核裁軍、敘利亞、斯諾登、北約東擴等一系列問題上不斷交鋒,但是對俄美關系回暖的期待在奧巴馬開啟第二任期和普京重返權力巔峰之后一度被寄予厚望。但是,自2013年下半年開始,關于俄羅斯與美國將再現“新冷戰”的輿論就與日俱增,而這種擔憂隨著烏克蘭危機的展開和深化似乎變成了現實。在2014年9月的北約峰會上,北約將俄羅斯重新界定為對手,徹底終結了此前20年來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伙伴關系。歐美對俄羅斯發動了新的經濟制裁,俄羅斯則采取了反制措施,通過加強與中國等金磚國家以及強化歐亞聯盟的做法進行回擊。如果說俄羅斯與美國再度回到了冷戰的軌道上來,那么所謂的“新冷戰”新在何處?

與冷戰時期相比,俄美的對抗還是有很多不同以往的特征。首先,俄羅斯如今是“單挑”北約,不再有與北約對抗的陣營。即便是俄羅斯主導的歐亞聯盟,其他成員國也沒有動力和意愿去蹚這趟渾水,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甚至宣稱可以選擇從歐亞聯盟退出。其次,俄美如今的對抗并不是全球性的全面對抗,而是局限于俄歐交界的烏克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在阿富汗、伊朗、朝鮮等其他很多問題上,美國還需要俄羅斯的支持與合作。對于北約而言,打擊ISIS極端恐怖主義遠比遏制俄羅斯更加重要和緊迫。當今時代的國際背景決定了大國之間的關系是沖突與合作并存,任何一方都無力單獨應對全球問題的挑戰。這也決定了無論再如何激烈交鋒,各方均會保持克制,恪守底線,俄美之間的關系不會惡化到全面對抗的冷戰時代。2014年10月9日,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華盛頓舉行,會議討論了取消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并確認普京將參加11月在澳大利亞舉行的G20峰會。由此可以判斷,因烏克蘭危機而導致的俄美對峙已臨近拐點。

1-1404302316422R
烏克蘭著名女子抗議團體“費曼”的成員,在身體上涂上了烏克蘭國旗的顏色。

與美國相比,緊密的經濟聯系和能源需求使得歐洲在處理與俄羅斯的關系問題上保持了相對克制和溫和的態度。在對俄制裁的問題上,歐盟并沒有與美國利益捆綁,而是實施了有限制裁,既照顧到美國盟友的利益也表明了立場,但同時為與俄羅斯的對話留出了空間,以避免對俄羅斯的制裁傷及自身的利益。由于歐美不同的利益訴求,歐盟尤其是德國在俄美關系中扮演著“夾心餅干”的角色。2014年8月22日,《費加羅報》刊登了對法國經濟學資深記者讓·米歇爾·卡特赫布灣的采訪,他認為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是一個戰略錯誤,而美國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德國遠離俄羅斯。盡管俄羅斯試圖與歐盟修復關系,但在結束制裁的談判桌上還要經歷艱難的討價還價。10月21日,波蘭外長在出席歐盟成員國外長會議后表示,歐盟減輕對俄制裁的前提是俄羅斯改變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諾夫(Sergei Lavrov)則表示,俄羅斯不可能接受歐盟方面提出的結束制裁措施的條件。11月17日,歐盟成員國外長會議評估了烏克蘭當前局勢,呼吁將烏克蘭東部武裝人員列為制裁對象。

二、中美關系

自從2013年中美兩國首腦會晤呼吁建立新型大國關系以來,中美關系在本年度繼續保持了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伙伴的態勢。作為對手,中美兩國的競爭是全方位的,有學者將中美之爭概括為“經濟上比效率,政治上謀求在亞洲的影響力,安全上追求最大限度的安全感,最重要的則是兩國的發展模式之爭”。作為合作伙伴,中美兩國在一系列地區和國際事務中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中美兩國互為對方的利益攸關方,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擴大和增長。

2014年,中美關系的競爭面主要表現為兩國在東海釣魚島問題、南海劃界問題以及網絡安全問題上的沖突。東海和南海問題并非中美兩國之間的直接對抗,但是在中國劃定東海防空識別區以及中菲、中越的南海主權爭端中,美國官方雖然聲明不持有立場,但其部分解禁對越南武器銷售、派遣軍機在南海抵近偵察、聯合軍演等做法無不是在宣示美國在亞太的影響力和主導權。相比之下,網絡安全問題是中美兩國之間直接的外交沖突,2014年5月,美國司法部以網絡間諜為名對中國五名軍官的訴訟,令兩國關系蒙上了一層陰影,中美網絡工作小組被迫暫停,中國互聯網新聞研究中心也隨即發表了《美國全球監聽行動紀錄》報告,對美國的指責予以事實上的回擊。網絡安全作為一個新興的安全議題引發了中美兩國之間的諸多摩擦,這也是兩國當今戰略態勢的競爭關系所決定的,在目前尚未存在網絡空間行為準則的情況下,中美兩國應盡快達成共識,明確彼此底線,避免網絡安全問題的負面效應繼續擴大。

盡管沖突不斷,中美之間合作領域的拓展是兩國關系良性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中國受邀參加環太平洋軍事演習以及中美第六輪戰略與經濟對話是本年度的亮點,軍事交流以及戰略對話是中美兩大國間增進互信、走出“戰略互疑”困境的一個必要途徑。中國此次受邀參加全球規模最大的多國海上聯合軍事演習,中方派出了四艘艦船,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參演力量,這不僅顯示出中美兩國建立戰略互信的努力,同時也符合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實力位置。可以說,中美兩國在軍事層面的交流和溝通是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的必要步驟,對兩國關系的整體穩定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在冷戰結束20余年之后,中美關系目前進入了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新常態,良性的競爭有助于兩國的發展,而惡性的競爭則會將兩國關系引入對抗,落入“修昔底德陷阱”。中美關系之所以被認為是一組成熟的雙邊關系,就在于兩國政府清醒地認識到惡性競爭是損人不利己的選擇,應當加以避免。中國的崛起以及美國的戰略收縮必將引發中美兩國在多方面的競爭與沖突,這是難以避免的;沖突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將沖突控制在局部的范圍內加以對話解決,而不是任其擴散升級以致影響中美關系的大局。

三、中俄關系

如果說任何一組雙邊關系都同時包含了沖突與合作的兩面,那么當今的中俄關系則是合作的一面顯著超越了沖突層面。2014年見證了中俄兩國關系的重大突破:中俄簽署了《中俄關于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新階段的聯合聲明》,將兩國的政治關系推至新高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在上海簽署了《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這份令世界瞠目的4000億美元的巨額訂單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中俄在東海舉行了迄今規模最大的“海上聯合-2014”軍事演習,兩國元首聯袂出席啟動儀式,這在中俄軍演史乃至世界軍演史上都前所未有。10月13日,中俄兩國總理共同簽署了《第十九次會晤聯合公報》,雙方一致認為,兩國關系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將攜手推動中俄務實合作升級,充實中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內涵。

中俄關系的不斷升溫源于兩國不斷增多的利益聚合點,與當前的國際和地區戰略環境緊密相關。俄羅斯由于烏克蘭危機被西方國家孤立,國內低迷的經濟形勢由于西方國家嚴厲的經濟制裁而雪上加霜,俄羅斯融入亞太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明顯增加。由于烏克蘭的“變節”,俄羅斯建立“歐亞聯盟”的構想嚴重受阻,那么拓展和深化與中國的關系就成為擺脫當前經濟和政治安全困境的一個有效出口。對于中國而言,東海和南海皆不太平,美國不斷施壓,俄羅斯作為中國最大的鄰國,確保中俄關系的穩定同樣是外交領域的重中之重。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中俄兩國相互借力,共同應對外來挑戰,并且在經濟、政治、軍事、信息技術和能源等方面展開了廣泛的合作。中俄兩國元首和高層官員之間頻繁的會晤與互動不僅是兩國關系日趨緊密的表現,更是中俄關系邁向新高度的推動力。由于共同的利益訴求和成熟的制度化保障,當前的中俄關系已經具備長期性和高度的戰略穩定性。

盡管當前的中俄關系被認為處在兩國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兩國關系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結構性障礙,難以在短期內克服。首先,俄羅斯的經濟發展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經濟增長停滯,而中國的改革開放也到了攻堅的艱難時刻,中俄兩國擴大和深化經濟合作的目標未必能夠落到實處;其次,中俄兩國都希望能夠加強在中亞的影響力,兩國在上合組織以及區域合作的規劃路徑上有不同的考慮,中國提出了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設想,而俄羅斯更加倚重歐亞經濟聯盟;兩國在“上合組織”的定位上也有分歧,中國試圖將合作的領域擴大至經濟領域,俄羅斯則將其定位于安全合作的平臺;最后,中俄兩國都不屬于彼此的核心利益對象,對中國而言,與美國、歐盟和亞洲其他鄰國的利益攸關程度更高,俄羅斯的戰略重點則是獨聯體國家和歐盟,例如烏克蘭的走勢、北約東擴以及俄德關系。因此,兩國在對方核心利益方面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不會且不可能出現聯手抗美的情況。

文/郎平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本文摘編自《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2015)》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美俄會走向“新冷戰”嗎?不可能!

喜歡 (2)or分享 (0)
發表我的評論
取消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