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部隊及相關裝備頻繁進行實戰演習、部署和使用
2015年的世界安全形勢整體仍算大體平穩,但卻暗流涌動且局部熱戰不斷:朝鮮半島持續緊張,日本加緊擴軍備戰,美軍直接攪局南海,烏克蘭危機持續無解和敘利亞上演多方混戰并引發美、俄、歐明爭暗斗,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巴黎恐襲,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阿盟出兵也門空襲“胡塞”反政府武裝等等,可謂令人眼花繚亂。為了應對危機和熱戰,主要國家對陸軍部隊及其裝備進行了頻繁的實戰化演練部署,還多次在實戰中進行作戰使用,而反政府武裝的一些“戰果”也總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2015年1月15日,美國和韓國正式成立由駐韓美軍第2步兵師和韓國1個裝甲旅組成的美韓聯合陸軍師,目的是培養適應能力以制止和擊敗未來挑釁,提高韓國的防御能力。該師的成立將突破《美韓共同防御條約》的框架,使駐韓美軍不僅是遏制朝鮮的“地方軍”,更是美國在東亞地區追求戰略目標的“機動部隊”。美國國防部長還于2015年3月20日批準向駐扎在韓國凱西兵營的美軍增派一個M270A1多管火箭炮營。M270A1能發射最大射程70千米的M31制導火箭彈和最大射程300千米的陸軍戰術導彈,具有很強的且被實戰驗證的遠程精確打擊能力。
2015年12月1日,美國陸軍宣布計劃從2015年12月開始,將其儲存在德國科爾曼基地用于美軍輪換部隊訓練的裝甲裝備的一部分預置到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立陶宛等東歐國家的前沿陣地,以支持“害怕”俄羅斯的東歐盟國應對諸如烏克蘭之類的危機。美國陸軍儲存在德國的裝甲裝備被稱為“歐洲行動套件”(EAS),是一系列適合裝甲旅戰斗隊使用的裝甲裝備,主要包括最新改進型M1A2 SEP V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M2A3/M3A3“布雷德利”步兵/騎兵戰車和裝甲旅戰斗隊使用的其他裝備。EAS裝備在東歐的首批預置地點是羅馬尼亞的一個空軍基地、保加利亞的一個訓練基地和立陶宛的一個基地,未來還計劃在其他東歐國家進行裝備預置。美國陸軍透露:計劃在羅馬尼亞預置約700件裝備,在保加利亞預置約500件,在立陶宛預置約200件;在德國的科爾曼基地將保留約8000件裝備,在德國的格拉芬沃爾基地將保留約2000件裝備。
俄羅斯國防部于2015年11月17日發表視頻顯示,俄軍已在敘利亞部署了地面炮兵部隊,有6門2A65 152毫米牽引榴彈炮在為敘利亞政府軍試圖擊退IS攻勢的作戰提供火力支援。該炮發射底排彈最大射程29千米,最大射速7發/分,持續射速2發/分。2015年10月23日,敘政府軍使用俄提供的TOS-1“日炙”重型噴火坦克(也稱溫壓多管火箭炮)轟擊叛軍陣地。
2015年9月19日,日本安倍政府安全保障相關法案獲得通過,日本防衛省則著手構建所謂面對安保環境變化的全覆蓋對應機制,加快建立所謂“離島遭受武力攻擊”的應對力量。日本陸上自衛隊已于2014年11月決定采購52輛美制AAV7A1水陸兩棲突擊車,2016年底交付完畢,并計劃在2017年完成組建負責離島登陸和奪取作戰、裝備AAV7A1突擊車的“水陸機動團”。離島登陸和奪取作戰任務目前由西部方面隊約700人的普通科連隊承擔,“水陸機動團”將以該連隊為基礎組建,建立時近2000人,并計劃增加至3000人,達到旅的規模。日本還正在研制更先進的兩棲突擊車,該車使用改進型主戰坦克發動機及新的噴水推進技術,比已有40年歷史的AAV7A1擁有更好的水上機動性和更快的行駛速度,全尺寸原型車已于2015年上半年進入水池測試階段。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1月23日,英國政府發布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及戰略防務與安全審查》報告。該報告提出的“2025年聯合部隊”構想對英國陸軍的規劃如下:陸軍保持現役8.2萬人不再縮減;編制2個裝甲步兵旅、2個打擊旅、1個空中突擊旅(即第16空中突擊旅,而不是16個空中突擊旅)、6個步兵旅,1個混合作戰旅,1個情報/監視/偵察旅,4個“阿帕奇”直升機中隊、4個“野貓”直升機中隊、3個“守望者”無人機連,2個“美洲豹”直升機中隊、3個“支奴干”直升機中隊、2個“默林”Mk2直升機中隊;賦能部隊,包括炮兵部隊、工兵部隊、后勤部隊。與2013年7月發布的修訂版《陸軍2020計劃》相比,該報告將陸軍的裝甲步兵旅和步兵旅各減少1個,但新增了2個打擊旅,每旅5000人,將裝備已訂購的589輛“埃阿斯”車族和籌劃中的約300輛新型8×8步兵戰車,并決定不采購美制AH-64E,而是改進現役AH-64D“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文/岳松堂 龔鈺哲 杜浩寧
全文發表于《現代軍事》2016年第4期“裝備/技術”欄目。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2015年度陸軍武器裝備發展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