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波羅的海的軍事滲透
美國堅持對波羅的海三國安全承諾
自波羅的海三國獨立以來,美國積極尋求發展與三國的政治軍事關系,爭取三國在美國全球戰略布局和北約戰略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自從三國加入北約以來,美國不斷強調對三國的安全承諾,支持和鼓勵三國充分利用自身傳統優勢進行“現身說法”,向烏克蘭、格魯吉亞、摩爾多瓦等謀求加入北約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傳授入約“經驗與體會”,“為擴大北約安全區范圍做貢獻”。2014年9月,奧巴馬在訪問愛沙尼亞時表示,波羅的海國家在北約最可靠同盟之列,美國對這些國家的安全承諾“堅如磐石”。奧巴馬宣稱,“作為北約同盟,我們將履行莊嚴的責任——第五條賦予的集體防衛義務。我希望每一個愛沙尼亞人、立陶宛人和拉脫維亞人都知道,你們永遠不會孤軍奮戰。”
此外,“維基解密”公開的一份文件透露,北約早在2010年初就制定了新的歐洲防務計劃,將波羅的海三國置于高規格保護下。根據計劃,如果判定俄羅斯將對三國采取敵對行動,美、德、英、波等國將派遣9個師進行聯合協防,英美還將調派軍艦駐守波蘭北部和德國港口。而且,北約建議在波蘭格但斯克和格丁尼亞派駐海軍力量,并在波境內部署C-130運輸機和F-16戰斗機,隨時準備為波羅的海三國提供支援。
美國加強在波羅的海三國軍事存在
鑒于波羅的海三國重要的戰略位置,早在2004年,北約就開始在希奧利艾執行每4個月輪換一次的戰斗機巡邏任務,并將三國預警網絡納入北約綜合防空系統。美國還在波羅的海三國建立軍事基地、雷達站和情報系統,加強對俄羅斯的監視。近年來,考慮到三國對俄羅斯威脅的擔憂,美國不斷加強在三國的軍事存在,包括增派美軍飛機參加北約在波羅的海的空中巡邏;加強美軍部隊在該地區的訓練演習;增加在三國輪值的美軍兵力。
此次美軍在向波羅的海地區派駐部隊時,還向該地區運送了約750輛坦克、直升機及其他車輛和裝備,包括M1A2“艾布拉姆斯”坦克、“布萊德雷”履帶式裝甲車、攻擊直升機以及“悍馬”運輸車。美軍第21后勤保障指揮部指揮官約翰·奧康納少將表示:“這批裝備的交付將向普京和俄羅斯表明我們聯合起來的決心。只要是阻止俄羅斯侵略的需要,軍事防御裝備就會嚴陣以待。我們展示的是一個從北到南的統一戰線。”此外,2015年2月初,美國決定在歐洲東部建立由5000名官兵組成的快速反應部隊和6個聯合指揮中心,其中3個指揮中心分別設在波羅的海三國,以強化東翼防線,應對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
美國定期與波羅的海國家舉行軍事演習
早在2001年,美國就與波羅的海三國建立了“波羅的海行動”年度軍演機制,目的是加強有關國家的軍事人員交流,強化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該地區安全格局中的主導地位。在2014年6月美國組織實施的“波羅的海行動”聯合軍演中,演習地點設在加里寧格勒附近區域,參演國包括美、英、法、德、荷蘭、丹麥、瑞典、芬蘭、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及格魯吉亞,幾乎涵蓋除俄羅斯以外所有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其中,美軍參演兵力包括兩棲指揮艦“惠特尼山”號和導彈驅逐艦“奧斯卡·奧斯汀”號,還有來自海軍第六艦隊和海軍陸戰隊第二遠征隊的1300名官兵。
近年來,美國與波羅的海國家舉行的軍事演習,針對俄羅斯的目的性越來越清晰。2013 年11月,北約在波羅的海三國及波蘭舉行了“堅定爵士”軍事演習。這是北約近10年來舉行的最大規模演習。北約快速反應部隊的海軍、空軍、陸軍和特種部隊約6000名官兵、11艘水面艦艇、2艘潛艇、57架軍機和350輛裝甲車輛參加了演習。演習想定設定為在波羅的海地區發生武裝沖突,某個非北約成員國對愛沙尼亞提出領土要求,并使用武力強行占領愛部分領土。北約據此決定啟動集體防御機制,出動快速反應部隊趕赴沖突地區,擊退侵略者。此次演習設想的假想敵引起了俄羅斯的強烈不滿。俄國防部副部長安東諾夫稱,“堅定爵士”軍演透露出“冷戰”氣息。俄外長拉夫羅夫則批評此次軍演激活了“冷戰”思維,損害了俄戰略利益。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美俄角力波羅的海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