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國歐洲扯大鋸
歐洲中國聯手算是把美國玩殘了,一定會有網友認為,那都是人家歐洲電信巨頭聯手的結果,關你中國啥事?其實華為已經是全球第一大通信設備制造商了,中國政府控制國際電信市場的能力比你想像的要大,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國政府控制著全球最大的電信消費市場!
歐洲之所以主動聯手中國,并不是看上了中國的技術封鎖能力,而是看上了中國的市場控制能力。如果中國政府當時宣布全面支持WiMAX,并開放全中國的市場,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電信企業都會搶WiMAX網絡設備的大單,歐洲電信企業也不是鐵板一塊,保生存求發展始終是第一要務,你愛立信任性拒絕WiMAX,可人家西門子想賺這個錢啊,這就把WiMAX產業給救活了。
中國的電信產業實力其實一點也不弱,對外有華為和中興兩只鐵拳去擴張,我在華為人開的群里體會到了華為的“狼性文化”,他們叫嚷著先在外圍把思科趕進太平洋,然后圍剿美國本土。對內控制著全球最大的電信市場,例如美國推出的CDMA2000標準吧,最大運營規模還是在中國,承辦商是中國電信。
電信世界的三極是美歐中,中國幫美國,歐洲就得吃癟,中國幫歐洲,美國就得吐血。中國當然不甘心當歐美的跟班,而是奔著老大的位置去的。回顧這些年的歷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先跟美國合作對抗歐洲,靠TD-SCDMA擠進國際電信標準圈子,再跟歐洲合作打壓美國的WiMAX,現在暫時把美國打下去了,現在干什么呢?現在跟歐洲扯開了大鋸。
在4G標準中,歐洲主流是LTE-FDD,中國搞的是TD-LTE,其實兩者都跟上代的WCDMA和TD-SCDMA的繼承性不大,LTE-FDD跟WCDMA的繼承性更小,網上炒作的繼承問題其實是個偽問題。這兩套4G標準的重合度很高,差別不大,也各有優缺點。
我個人覺得,中國政府決定上TD-LTE,跟與TD-SCDMA本身的技術繼承性無關,在設備上節省兩錢是老百姓過小日子的想法,根本就不是國家制定戰略的關鍵項,那關鍵項是什么呢?關鍵項是4G標準中的自主程度。
假如歐洲搞的是TD-LTE,那中國肯定反其道而行之地搞LET-FDD,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跟著歐洲搞同樣的標準,那只能是個跟班,而中國的目的是領跑。好比是長跑比賽,內道已經被領跑的歐洲占上了,你如果還在內道,那只能是跟著跑,若想超越的話,那必須選擇更費力的外道去拼,這才是中國選擇TD-LTE的戰略想法。
現在跑的情況如何了?剛起步時TD-LTE市場只占二成,2014年底占了四成,國際GTI組織預測,2015年后TD-LTE市場將超越LTE-FDD。
為什么TD-LTE市場進步這么快呢?中國移動前任董事長王建宙道出了真相,TD-LTE吸引了三類運營商,分別是PHS運營商、WiMAX運營商、以及大量非對稱頻段的運營商。這是為什么呢?PHS就是日本小靈通,它和美國WiMAX都采用的是TDD技術,與TD-LTE相容。而且TD-LTE體制支持零散頻譜的運用,是眾多手頭頻譜資源有限的小運營商的更優選擇。
在4G標準爭奪方面,中國正在跟歐洲扯大鋸,剛開始時鋸子絕大部分都在歐洲那邊,現在正在慢慢地向中國這邊移動。我對中國有信心,這可不是雞血言論,而是基于冷靜客觀的觀察分析,歐洲的各個國家都想少出錢多獲利,這是必然的,他們達成協議的效率很低,遠不如中國政府那樣想干就干雷歷風行。
更重要的是歐洲民富國窮,中國老百姓窮福利差,日子過得不如歐洲人舒坦,但政府可是有錢任性啊,這點在歐洲伽利略和國產北斗競爭中就顯落得淋淋盡致。歐洲伽利略打上衛星但不開通,因為開通就得花錢,歐洲沒錢,而中國北斗衛星跟二踢腳似地連著放,打上去立刻就開通。中國老百姓痛恨腐敗,但對高科技和軍工產業是一貫支持的,國庫充實,又有錢又任性,誰也跟中國政府比不了。在扯大鋸的游戲中,松散聯盟的歐洲肯定扯不過中國,中國現在實力強手段多,是非常能“扯”的。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國際電信業的“地緣政治”:從WiMAX看自主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