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高清精品?ⅴ_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_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_亚洲?v中文无码字幕色下药,亚洲欧洲日产韩国精品av,色欲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日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激情

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北極,軍事博弈不斷升溫

軍事 alvin 5016℃ 0評論

2013年12月10日,俄總統普京出席國防部會議,強調俄羅斯“應掌握所有手段來保護自身安全和國家利益”,要求俄軍在2014年完成北極部隊組建。2013年,美國發布《北極地區國家戰略》稱,北極地區將逐漸成為美國戰略優先方向之一。有報道稱,美海軍正在制定新的“北極路線圖”,為海軍艦隊在北極嚴峻氣候條件下完成任務提供支持。近年來,北冰洋周邊的美國、俄羅斯、加拿大、丹麥和挪威等國相繼宣布對鄰近北極地區擁有主權,紛紛加大軍事投入,圍繞北極的軍事博弈正在快速升溫。

戰略資源豐富——

各國逐鹿北極的根本動因

各國逐鹿北極的背后,是北極重大的資源、交通和軍事價值。

據美國地理勘探局2008年估計,北極地區潛藏的煤炭、石油、天然氣儲量分別占全球潛在儲量的9%、13%和30%,且多位于近海。北極還擁有豐富的稀土、金、銀、鎳、鉆石等高價值礦產和漁業資源。此外,北極地區還可開發出獨特的旅游、探險、科學和文化資源。

北極是亞、歐和北美跨洲航空的交匯點。從莫斯科到紐約,經北冰洋比橫跨大西洋航程要縮短近1000公里。從東京到倫敦沿北極圈飛行比經莫斯科航程要縮短近1100公里。隨著冰面的消融,加拿大沿岸的“西北通道”和西伯利亞沿岸的“北方通道”夏季已可通行,預計2050年可全年通航,成為新的“大西洋-太平洋軸心航線”。屆時,歐洲船只可沿北冰洋海岸,穿越白令海峽直達亞洲,而不必繞行巴拿馬運河或蘇伊士運河,大西洋至太平洋的航線將縮短40%,費用節省20%~30%,對全球航運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北極地處亞、歐、美三大洲頂點與接合部,誰控制了北極,誰就將占據最有利的軍事戰略位置。冷戰時期,北冰洋是美蘇全球爭霸的前線,關鍵就在于它的戰略地位重要,是戰機、導彈、核潛艇攻擊對方的最短路徑。破冰而出的潛射彈道導彈可以在極短時間內打擊敵國腹地,令對方反導系統防不勝防。在美國加緊部署全球導彈防御系統的背景下,北極的戰略地位對常規力量處于劣勢的俄羅斯意義更加重大。

缺少國際法制約——

各國爭奪北極的外部條件

冷戰時期,北極和南極都曾是各國爭奪的目標。然而,1961年生效的《南極條約》,主張將南極用于科研和開展國際合作等和平目的,凍結了各國對南極的主權要求。但在北極地區,迄今尚未有國際公約明確其法律地位和制度,各國目前主要依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處理北極地區的資源開發、大陸架以及公海利用的事宜和有關爭端。

根據公約,沿海國可以劃出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相關范圍內的海洋區域都屬于沿海國的管轄海域,沿海國對其享有資源勘探開發等權利。

為在現有國際法框架內獲取更大利益,近年來北極沿岸國家競相開展科考活動,為本國的北極主權訴求尋找證據。俄擬于近期再次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遞交對北極120萬平方公里土地擁有主權的申請。俄科學家也多次前往羅蒙諾索夫海嶺和門捷列夫海嶺考察,并于2007年在北極海床插國旗宣示主權。美國國會早在1984年就頒布了《北極考察和政策法案》,以法律形式明確了美在北極的經濟利益和戰略考量,并要求加強北極科考。丹麥在俄科考隊插旗后立即宣布插旗并不能證明俄對北極擁有主權,并派出自己的科考隊前往北極考察,以證明羅蒙諾索夫海嶺為丹麥領土格陵蘭島的大陸架延伸部分。此外,加拿大、挪威等國也有類似要求。

周邊國家爭奪之外,北極地區原住民因紐特人強烈要求建立一個關于北極地區的正式國際程序,以保護北極環境、維持因紐特人的生活方式和獨特文化。國際環保組織則擔憂北極主權之爭將危及當地生態環境,希望制定一個類似《南極條約》的多邊協定,實現該地區的非軍事化。

軍事博弈凸顯——

北極國家爭奪戰日趨激烈

俄羅斯2009年出臺的《2020年前后俄聯邦在北極的國家政策基礎》,首次宣布要使用軍事力量保障俄北極地區邊境安全和北方海路安全,為俄開發北極地區資源創造良好環境,并計劃在2020年前部署一支能在北極地區使用的特殊海岸警衛部隊。《2020年前俄聯邦北極地區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則明確提出了保障俄北極領土軍事安全的系列措施,包括提高軍隊戰備和動員準備水平、完善北極地區戰場建設、完善空域和水域監視系統等。

2007年,俄戰略轟炸機恢復中斷15年之久的例行戰斗值班飛行,開始在北冰洋上空執行遠程巡邏任務。2011年,俄宣布將在北極地區部署兩個摩托化步兵旅。2013年,俄著手重建新西伯利亞群島上的軍事基地,海軍艦艇編隊開始在北極進行海上巡邏,計劃2015年實現定期海上巡邏。此外,俄航天署還于2012年宣布在北極上空建設用于監視該地區的“北極”多功能航天系統。

美國早在2007年就發布了一份名為《21世紀海軍合作戰略》的文件,把北極局勢列入美國需要準備應對的“新時代挑戰”名單。2008年,美國在極地地區舉行“北方邊陲-2008”大規模演習,派出F-22A戰機、B-52戰略轟炸機和空中加油機、偵察機參演。2009年,美國公布“北極路線圖”,提出在北極地區建立導彈防御和預警系統,并授權波音公司研發專門衛星進入北極軌道,以對北極軍事行動提供支援。2011年,美國防部出臺《北極地區行動報告》,宣布將在2011~2015財年內,配合海岸警備隊和其他機構,整理出適合在北冰洋進行軍事活動的水面艦艇、設備、人員等方面的數據,同時摸清北冰洋的情況,搞好戰場建設,為建造一支北冰洋艦隊做好準備。

加拿大軍隊自2001年就開始對北極地區進行巡視,并在北極地區建設兩個軍事基地。2007年,加宣布組建一支北極陸軍兵團,以保衛加拿大在北極地區的領海與島嶼主權。此外,加還定期舉行軍演宣示北極主權。2007年8月7日,在俄科考人員北極海底插旗后的第5天,加開始在北極舉行為期10天的“北極熊”軍演。這是加有史以來在北極地區舉行的最大規模軍事演習。該演習已成為加拿大軍隊的年度演習,連續舉行多年。

丹麥也于2009年宣布組建北極聯合指揮部,在格陵蘭島建立“圖拉”空軍基地,組建北極快速反應部隊。挪威也緊隨其后,將本國軍事指揮部大本營移到北極圈中,并從美國采購了48架F-35戰機以加強在北極的軍事部署。丹麥、挪威和瑞典3國還準備組建由3國海軍、空軍組成的聯合快速反應部隊,以監視和威懾各國在北極地區的活動。此外,在北約框架內,丹麥、挪威、英國、芬蘭、瑞典等北約國家每年都舉行代號“忠實之箭”的演習,為介入北極沖突做好準備,英國甚至派出攜載核武器的航母參加演習。

缺乏有效協調機制——

北極成為國際軍事安全潛在燃點

北極_副本

相比北極軍事化本身來說,更為讓人不安的是,北極地區目前缺乏一個安全框架來約束這種軍事化的趨勢,而北極周邊國家均將爭奪北極上升為本國的基本國策之一。

俄聯邦安全會議早在2009年就公布了北極戰略,計劃分三個階段實現俄在北極的戰略任務,通過劃設俄北極邊界范圍,力爭在2016年至2020年把北極建成“首要戰略能源基地”。2013年,俄頒布《2020年前俄聯邦北極地區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詳細規定了俄在經濟社會發展、軍事安全、生態環境保護、交通通信以及國際合作等領域為北極開發設定的目標與任務。

美國于1983年、1994年、2009年三次頒布“北極政策指令”,強調北極直接關系美國的國家安全、資源及能源開發、科學調查和環境保護。2013年,白宮發布首份《北極地區國家戰略》,將美國北極戰略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試圖通過整合國家資源,增強在北極事務上的影響力、發言權與規制權。

美俄之外,加拿大2009年也正式出臺了本國的北極戰略,詳細闡述強化北極領土主權的戰略措施。該戰略稱,加政府的北極戰略由四個方面組成,包括捍衛北冰洋主權、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等。歐盟也于2008年通過一份名為《歐盟和北極地區》的立法文件,把“保障和維護北極地區及當地居民的權利,促進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增強北極多邊治理”作為自己的北極政策目標。

目前,雖然有北極理事會這一國際組織協調各國的北極政策,但北極理事會的8個成員國中的5個同時也是北約成員國。由于北約憲章規定成員國需進行軍事互助,幾乎注定北極理事會關于該地區問題的協調將難以公平公正。例如,盡管加拿大與美國、丹麥存在主權爭端,但這3個北約伙伴國在該地區一直彼此協調各自的軍事戰略,這就會讓俄羅斯等國感到不安。讓問題更為復雜的是,北極理事會并無權正式討論軍事安全議題。因此,各成員國只能在非正式會議上進行相關討論,鑒于各國間很難建立起安全信任,這一協調機制能否真正維護北極的安寧也存在很大變數。
作者:方明 中國軍網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北極,軍事博弈不斷升溫

喜歡 (0)or分享 (0)
發表我的評論
取消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