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陸戰隊基地所在的澳大利亞達爾文港的經營權被交給了中國企業。10月中旬這個信息動搖了美國白宮。該港是尋求威懾中國的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的要沖。深感震驚的美國總統奧巴馬11月17日與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舉行首次會談時進行抱怨,稱“下次希望事前通知美國”。
從澳大利亞北領地區取得經營權的是山東省嵐橋集團。該公司雖是民營企業,但高管中有人被認為是前軍方人士、當地市政府的公安局副局長,澳大利亞智囊組織指出該公司與軍方的關聯。合同期長達99年,將成為跨世紀的布局。
“孤獨的大國”
嵐橋董事長葉成通過新華社表示:“達爾文港意味著商機,意味著未來”。此外還表示在25年里投資2億澳元建設大型碼頭的構想。但有外交相關人士擔心,“100年后或將成為中國海軍的基地”。
日美外交當局者有人將中國稱為“孤獨的大國”。其含義是中國在傳統上不與特定國家組建同盟,僅依靠自身保護自己。為了穩定采購支撐13億人生活的糧食和資源,中國將對抗美國,確保海上通道的安全。布局遍布全球,這被認為將引發摩擦和警戒。
2015年10月,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的一次國際會議上,大屏幕映出的中國外長王毅大聲說:“中國是北極事務的重要利益攸關方”。
因氣候變暖導致海冰迅速融化的北冰洋被認為在不遠的將來將成為重要的海上通道。中國政府相關人士透露,為了在開發和利用北冰洋的國際規則制定中掌握主導權,將于近期著手制定戰略。據稱,中國國有大型海運企業中國遠洋運輸集團(COSCO)也在討論世界史無前例的北冰洋航線的定期運輸。
一點點前進
相對能長期執政的中國領導層不會尋求短期的成果。而是盡可能一點點地、甚至偶爾還展現出融合姿態,來慢慢地擴大影響力。
中國主管外交事宜的國務委員楊潔篪10月訪日時,向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長谷內正太郎表示南海問題不用擔心。早晚會解決。并表示雖然美軍打算派遣艦船,但中國不會讓步,將打持久戰。
11月11日在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的南部海域,中國軍艦東西來回航行1天以上,行為十分詭異。雖然是在公海上,但確認中國軍艦在該海域航行還是第一次。中國軍艦駛入尖閣(中國名:釣魚島)周邊領海僅今年就超過30次,軍艦靠近已常態化,日本對此的警惕性也不斷提高。
中日關系自2014年11月時隔約3年實現首腦會談以后,一直在不斷改善,但中國打算擴大海洋權益的長期戰略并沒有動搖。
孤獨大國的百年之計。包括日本在內的周邊國家乃至全世界都在面臨要如何應對的考驗。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新居耕治、山田周平、粟井康夫、大越匡洋、小高航、中村裕、阿部哲也、土居倫之、永井央紀、原島大介、田村明彥、森下寬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