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近海巡邏艦建造計劃
像其澳大利亞同行一樣,印度總理莫迪一直倡導加強在亞太地區的海上存在,因此,包括印度海軍在內的印度武裝部隊現代化方面的國防開支已經有所增長。2012年5月,果阿造船有限公司(GoaShipyard Limited)被授予了一份價值2.74億美元的合同,為印度海岸警衛隊建造6艘近海巡邏艦。第一艘近海巡邏艦被命名為“薩瑪爾”號(Samarth),于2015年11月10日加入印度海岸警衛隊服役。“薩瑪爾”號近海巡邏艦排水量為2450噸,并配有一門印度兵工廠委員會梅達克工廠生產的近程海軍-91型30毫米艦炮。
新西蘭的近海巡邏艦建造計劃
與鄰國澳大利亞一樣,新西蘭也在2015年7月通過其《2015-2020年戰略計劃》概述了該國未來的國防政策和采購目標。在這份戰略計劃中,新西蘭皇家海軍(RNZN)強調了新西蘭作為一個島國,海上貿易對于其經濟繁榮的重要性;維持一支能夠確保領海安全、航行安全以及專屬經濟區(比全國土地面積大15倍)安全的艦隊的重要性。BAE系統公司已經為新西蘭皇家海軍建造了2艘“保護者”級(Protector)巡邏艦,分別命名為“奧塔哥”號(Otago)和“惠靈頓”號(Wellington),自2010年2月和6月分別交付以來,它們都在巡邏和監視,以及補給和支持遠程作戰行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新西蘭皇家海軍的“保護者”級巡邏艦
這些巡邏艦能夠在南極地區和太平洋巡邏,它們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或許就是艦體為破冰進行了加固。除了這個主要特征,這些近海巡邏艦能夠搭載并投放艦載小艇,該艦能夠容納2艘硬體充氣艇、2艘特種部隊硬體充氣艇以及6艘可以搭載45人的充氣艇?!氨Wo者”級巡邏艦還配備了飛行甲板,能夠搭載新西蘭皇家海軍的卡曼SH-2G“超級海妖”(Super Seasprite)海軍型支援直升機。在武器裝備方面,“保護者”級巡邏艦配有拉斐爾先進防務系統公司生產的遠程操作“臺風”(Typhoon)25毫米艦炮,以及兩挺通用動力/美國軍械局聯合研制的M2HB“勃朗寧”(Browning)12.7毫米機槍。
自交付以來,這兩艘巡邏艦成功執行了包括湯加、庫克群島和拉羅湯加島護漁在內的各種任務。因此,在新西蘭《2015-2020年戰略計劃》中,新西蘭皇家海軍已經宣布,將采購第三艘近海巡邏艦。關于第三艘近海巡邏艦的細節至今尚無消息透露,關于主承包商,估計很可能仍然是BAE系統公司。筆者就此事與BAE系統公司進行了溝通,但至今沒有得到答復。
臺灣的近海巡邏艦建造計劃
隨著大陸不斷增長的軍事實力持續對其他亞太國家產生威脅,臺灣將繼續通過其“37艦計劃”提升海巡署(CGA)的實力。臺灣一直與大陸存在著主權爭端。然而,由于國防預算限制,以及大陸對臺灣的盟友在國防裝備采購方面強加的地緣政治限制,使臺灣很難建立一支強大的藍水海軍。
因此,對于臺灣來說,近海巡邏艦代表著一種理想的替代方案,即海巡署以“37艦計劃”為核心的方案,其中包括9艘近海巡邏艦以及28艘“PP 10051”級巡邏艇。該計劃于2008年啟動,預計耗資7.82億美元,并且有5艘近海巡邏艦在2013年至2015年之間入役。2015年6月,2艘三千噸級巡邏艦“宜蘭”號(Yilan)和“高雄”號(Kaohsiung)加入海巡署服役,其中一艘被從臺灣的太平島派遣到中國南海,另一艘在臺灣北部的海域服役。據當地媒體報道,每艘近海巡邏艦配備了兩門20毫米和一門40毫米艦炮。
泰國的近海巡邏艦建造計劃
就像其在亞太地區的鄰國一樣,泰國的經濟嚴重依賴于海上貿易,因此,過去20年中,海盜在馬六甲海峽的猖獗已經對其產成了顯著影響。為了加強對領海的巡邏,以及促進搜救任務和災難救援(該地區日益受到極端天氣災害的影響),泰國皇家海軍正在尋求提升其艦隊的能力。然而,對于一個近年來慢慢從政治危機中恢復的國家,預算約束仍然是一個緊要的問題,而近海巡邏艦憑借其模塊化且低廉的設計為泰國皇家海軍滿足這些戰略目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目前,泰國皇家海軍艦隊裝備了7艘近海巡邏艦。2015年11月初,BAE系統公司宣布將與其泰國合作伙伴曼谷船塢公司聯手設計一種新的90米(295.2英尺)長的近海巡邏艦。這種伙伴關系是基于BAE系統公司將設計知識、技術轉讓給曼谷船塢公司,用于建造第二艘“甲米府”級(Krabi)近海巡邏艦。首艦“甲米府”號在2013年8月入役,基于皇家海軍的“河”級(River)巡邏艦建造。“甲米府”級巡邏艦配備了一門意大利奧托·梅拉拉(OTOMelara)公司生產的76毫米超高速艦炮,一門MSIMSI防務系統公司生產的30毫米雙路供彈艦炮,以及泰利斯公司生產的海軍型監視雷達和Lirod MK.2火控雷達。據Defence IQ公司的報告,盡管受限于資金的可用性,泰國正在考慮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建造另外4艘巡邏艦。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亞太地區近海巡邏艦建造計劃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