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八一”前夕,中央軍委晉升上將軍銜儀式7月29日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晉升上將軍銜的西部戰區政委朱福熙、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乙曉光頒發命令狀。
此次晉升軍銜后,58歲的“空軍司令員接班人”乙曉光成為最年輕現役上將。
乙曉光生于1958年,江蘇沭陽人。1974年,16歲的乙曉光受“軍人世家”的熏陶應征入伍,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先是被安排到空軍保定學校學習3年,畢業后分配到東北當飛行員。
1979年,因工作業績突出,乙曉光被破格提拔為某軍區空軍飛行大隊長。
1984年,乙曉光被選送到空軍指揮學院深造,為他后來的成長奠定了良好基礎:1992年提任空軍某師師長,1996年起曾先后擔任空軍軍訓部長、成空副參謀長、武漢基地司令員、廣空副參謀長等職,2004年調任空軍指揮學院院長,2008年改任空軍副參謀長。
2010年12月,乙曉光獲拔擢為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南空司令員,時年52歲的他也由此成為空軍系統副大軍區職梯隊中的一位明星將官。2012年7月晉升為空軍中將后,乙曉光更以彼時“解放軍最年輕現役中將”這一標簽而備受外界關注。
2012年12月,剛剛入選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的乙曉光調任總參謀長助理。
1年半后,擁有南空司令員、總參謀長助理兩個副大軍區職崗位履歷的乙曉光在2014年“八一”前夕升任副總參謀長,率先從空軍副大軍區職軍官梯隊中脫穎而出。
熟悉中國軍政的人都應知道,自2004年9月軍兵種司令員進入中央軍委班子成規制開始,海、空、二炮等軍兵種軍事主官的接班模式發生了較大變化。
以前,軍兵種司令員僅為正大軍區職崗位,所以多由系統內的副大軍區職將領中直接選調。
但在軍兵種司令員成為中央軍委委員“當然人選”后,軍兵種軍事主官的接班模式逐步演變為:先是選拔人選到總參擔任副總參謀長作為過渡,其后在中央軍委調整時,這些來自軍兵種的副總長“回爐”軍兵種接班。這種接班模式在十八大前魏鳳和接任二炮司令員時得以最終確立。
譬如在戰略性軍兵種空軍方面,喬清晨之后的兩任司令員許其亮、馬曉天在接班前,分別在2004年至2007年間和2007年至2012年間擔任過副總參謀長。其后,兩人分別在十七大和十八大前夕接掌空軍并按慣例成為中央軍委委員。
軍兵種司令員這一接班模式的背景以及現任空軍司令員馬曉天上將(1949.8)的年齡,使得此次晉升空軍上將軍銜的乙曉光備受矚目。
軍改之后,軍委機關已由之前的四總部改為15個職能部門,原任副總參謀長的乙曉光改任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
最為重要的是,軍兵種“1號”接班人制度應該不會因軍改而改變。相反,聯參因其職責定位更具三軍明星將帥“歡聚一堂”的氣象。
軍委聯合參謀部在全軍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履行作戰籌劃、指揮控制和作戰指揮保障,研究擬制軍事戰略和軍事需求,組織作戰能力評估,組織指導聯合訓練、戰備建設和日常戰備工作等職能。
北緯40°作者賜稿 文 | 鳴鏑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候任空軍司令乙曉光晉銜,系現役最年輕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