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島,那人,那犬
“來,幫我和‘黑虎’拍張合影!”
在西沙琛航島,一只名叫“黑虎”的軍犬引起了采訪團記者們的極大興趣。這是一只德國黑背犬,體型健碩,訓練有素。在守島戰士指揮下,“黑虎”友好地配合著熱情的合影者。
“這些軍犬是有編制的,是正式的‘戰士’。”“它們的伙食標準比人還高。”隨行的西沙某水警區軍官介紹說。
據悉,早年西沙島上屢有外軍“蛙人”偷偷潛入島上,獲取情報搞破壞。守島部隊人手有限,對行蹤詭秘的“蛙人”防不勝防。為此引入了軍犬,依靠軍犬靈敏的聽覺和嗅覺及時發現敵情。
如今,島上有了比軍犬更好用的先進監控設施,但軍犬依然不可或缺,每天伴隨官兵一起巡邏海岸線。
除了軍犬,記者在琛航島還看到了多只小狗,這些狗大多沒有名貴血統,就是農村常見的土狗。
苦不怕,累不怕,就怕寡悶。“長期在島上生活,會患上‘小島綜合癥’”。永興島守備隊某連士兵劉英奇說,島上待久了,人易變得少言、孤僻,不適應島外生活。
島上這些狗多是官兵們為了排遣寂寞,在休假時帶上島的。
“寂寞無聊的時候,我就會逗逗小狗。”永興島上23歲戰士宋天雄告訴記者。
小狗們每天陪著戰士們一起生活、訓練和巡邏。島上地小人少,且都是穿著迷彩服軍人,小狗們習慣把穿迷彩服的人視為“親人”。島上的狗不怎么愛叫,可能與很少見陌生人有關。
中建島守備隊隊長李輝向記者講述了島上小狗的故事,聽后令人唏噓不已。
2013年11月,中建島上戰士喂養的一只母狗不久前剛生了6只小狗。超強臺風“海燕”狂襲而來,飛沙走石、大雨傾盆。官兵們特意將母狗與它的小寶寶一起安頓在一座碉堡內以避暴風。不料臺風帶來的雨水實在太大,漫灌整個小島,營房內積水深及大腿。
颶風過后,戰士們發現母狗在碉堡附近的樹林里到處竄走,不停地悲凄吼叫。大家這才注意到,母狗一家居住的碉堡遭遇水淹,6只小狗早已不知所蹤。官兵們凄然落淚。
走在西沙,處處新奇,時時感動!
有人問:“天涯哨兵什么樣?”
記者想說:祖國是天,他們是柱,他們用頭頂擎起一片藍天;敵人是刀,他們是盾,他們用身軀把13億人擋在危險之外。
文/閆嘉琪 夏錦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