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能力
為了打贏現代高端戰爭,航母也要發展新能力,主要分為航母、艦載機聯隊、航母打擊大隊其他艦船、航母基礎設施以及補給等多個方面。
首先是航母平臺本身。隨著技術、概念和需求的變化,美海軍應定期評估航母的作用及相應的設計方案。近期而言,應提升航母打擊大隊在強電磁環境下作戰的能力;應繼續強化航母的被動和主動防御系統,改進航母阻止探測及提供保護的措施(主要涉及誘餌、干擾器、“水面艦船魚雷防御”項目以及未來的激光武器和高功率微波武器);應提升航母遭到破壞后的快速修復能力,確保即使飛行甲板損壞或者發生電子戰損傷,航母仍然能夠發揮有效戰力。
其次是艦載機聯隊。美海軍應著力解決航母艦載機聯隊當前及預期的能力缺口問題。一般情況下,這就要求海軍提升艦載機的打擊距離,發展海上控制飛機,并研制新型彈藥。美國防部及國會應該嚴格評估海軍陸基及海基航空兵資產組合的效能。這一組合既包括適應環境較為寬松的陸基飛機,也包括適應環境對抗性強的海基飛機。
再次是編隊內其他艦船。美海軍應解決導彈巡洋艦、導彈驅逐艦及作戰后勤部隊在作戰與后勤能力上的重大弱點;應提升水面作戰艦建制內的情報、監視與偵察能力。此外,還應快速發展、試驗及部署垂直發射系統的再裝填能力。當前作戰后勤部隊相對于浩瀚太平洋中的對抗性作戰行動來說,規模太小,且非常脆弱。美海軍需要其他更具彈性及采用不同設計方案的作戰后勤部隊、后勤支援艦船及基礎設施。
最后是造船工業和供應商。美海軍應仔細審查參與航母及其編隊艦船、飛機建造的工業基礎設施和供應商。此外,美海軍還應提升在緊張局勢或沖突狀態下保護關鍵部件制造商和艦船中心的能力。
五、結語
無論是從歷史還是現實來看,大甲板核動力航母仍然是提供航空兵最具作戰效益和成本效益的手段。因此,美海軍必須要提升航母打擊大隊和整個聯合部隊的作戰潛力,就可能削弱航母打擊大隊作戰效能的問題“對癥下藥”。毫無疑問,其中一些措施將會破壞現有的計劃、程序和模式。然而,如果不這樣做,不僅是航母,還包括聯合部隊其它單元,都將面臨更大的作戰風險。只有改變路線圖,美海軍才可以確保航母打擊大隊為聯合部隊做出應有的貢獻,才能滿足國家需要和未來作戰需求。
文/陳傳明 來源: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哈德遜研究所:航母、聯合部隊和高端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