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主要任務
(一)構建制度體系。
科學構建中國特色足球管理體制。搭建政府統籌推進、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廣泛參與的管理框架。政府的主要職責是提供公共服務,營造市場環境,加強監督管理。體育行政部門加強對足球改革發展的政策研究和宏觀指導,促進各職能部門協同配合。教育行政部門履行好校園足球主管責任,積極推動校園足球發展。中國足球協會主要負責統一組織、管理和指導全國足球運動發展,推動足球運動普及和提高。
健全完善足球可持續發展機制。激發市場活力,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足球發展的積極性,實現足球運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良性循環。打破利益藩籬,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專欄1 “十三五”足球體制改革攻堅工程
深化足球協會管理體制改革,調整改革中國足球協會,完善中國足球協會內部管理機制,健全協會管理體系,逐步建立體制完善、結構合理、職責明確、規章健全、監管完善的協會管理體制,形成協會依法自主管理、科學民主決策的新機制。地方、行業足球協會參照中國足球協會調整組建。建立具有獨立社團法人資格的職業聯賽管理機構,負責組織和管理職業聯賽。完善俱樂部法人治理結構,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推動俱樂部的地域化和名稱的非企業化。
建立規范有效的足球法治體系。完善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足球行業規范規則。推進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健全監督、執法和仲裁機制,加強足球組織、俱樂部、從業人員誠信守則自律,嚴肅賽風賽紀,依法嚴厲查處打擊足球領域的違法犯罪行為。完善足球賽事和活動安保服務標準,積極推進安保服務規范化、社會化。
(二)培養人才隊伍。
大幅增加青少年足球參與規模。加強校園足球建設,把足球列入體育課教學內容,發展足球社團,培養足球興趣,開展足球競賽活動,不斷培育足球愛好者和足球人才。增強學生、家長對足球的認同感,支持學生課余、校外參加足球活動。以市場化、社會化為導向,構建多渠道、多形式人才發現和培養機制,不斷增加足球人才后備力量。
專欄2 “十三五”校園足球普及行動
深化足球教學改革,形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因材施教的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體系。制定校園足球教學訓練指南,開發校園足球網絡課程并免費開放。將校園足球骨干教師納入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等培訓項目,對5萬名專兼職足球師資進行培訓。建立健全校園足球競賽體系,實施全國校園足球四級聯賽制度。完善考試招生政策,激勵學生長期積極參加足球學習和訓練。支持建設一批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試點縣。
顯著擴大教練員、裁判員隊伍。提高體育教師的足球教學水平,發展足球專業教師隊伍,培養學校足球教練員、裁判員。加強職業教練員、裁判員隊伍建設,不斷完善教練員、裁判員培訓體系。構建社區足球指導服務體系,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技能水平,有條件的地區探索設立社區足球指導員專門崗位,鼓勵專業教練員、裁判員服務城鄉社區和校園。
建立職業運動員良性發展機制。逐步增加注冊球員,優化發現和選拔機制,讓技術過硬、素養較高的優秀足球運動員脫穎而出。堅持運動技能和文化教育相結合,加大多技能培養培訓力度,拓寬退役運動員發展空間,打通向教練員、裁判員、社會體育指導員、企事業單位和足球協會管理人員的轉崗就業渠道。
培養復合型產業人才。面向市場需求,通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職教育、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等多種形式,培養足球行業人才。重點發展經營管理、資本運作、營銷推廣、研發設計、中介服務、文化創意等專業人才隊伍。加強足球產業人才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專欄3 “十三五”專業化人才培養計劃
提高高等院校體育類專業招收足球專項學生的比重,鼓勵吸引其他專業學生選修足球方向,依托具備條件的本科院校設立足球學院,積極在中等職業學校開設足球專業。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足球培訓機構。加快培養足球職業教練員和社區足球指導員,輪訓人數逐年增加,2020年達到1萬人次。健全足球裁判員培養體系,注冊裁判員總量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番。
(三)建設場地設施。科學規劃足球場地設施發展。擴大足球場地供給,優化類型結構,提高設施質量,不斷滿足全社會足球運動發展需求。根據人口規模、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水平,逐步配置完善足球場地設施。制定各類足球場地建設指南。創新足球場地設施管理方式,促進場地設施集約高效利用。
加大校園足球運動場地建設力度。每個中小學足球特色學校均建有1塊以上足球場地,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均建有1塊以上標準足球場地,其他學校創造條件建設適宜的足球場地。提高學校足球場地利用率,加快形成校園場地與社會場地開放共享機制。
推進社區配建足球運動場地。在城市建設和新農村建設規劃中統籌考慮社區足球場地建設。鼓勵建設小型化、多樣化的足球場地,方便城鄉居民就近參與足球運動。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發改委印發中國足球中長期發展規劃:2050年成足球一流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