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造志愿軍畏戰、怯戰、厭戰的不實言論
【原文摘要】:還有怯戰者,厭戰者?!耙晃恍哲嚨倪B長,上級命令他帶部隊上上甘嶺,按慣例他帶著警衛員先去勘察地形,但看來看去,他覺得這是一場無法打贏的戰役,他帶上去的士兵可能會全部犧牲?!边@位連長趁人不備,掏槍在自己的手上打了一槍,后來被醫生查出是自傷。
有裝瘋的,有裝肚子痛的,有連逃兩次都被抓回來的,我樂意聽見這樣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相信他們是真實的人。
王玉:志愿軍中的帶兵人,大部分都是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身經百戰的老兵,打了那么多仗都沒怕,難道說到了朝鮮戰場就害怕了?畏懼了?如果志愿軍指揮員都是怯戰的,我們能打贏這場戰爭嗎?戰場上會涌現出黃繼光、邱少云等一大批戰斗英雄嗎?志愿軍能守住一個又一個被美軍炮火狂轟濫炸的高地嗎?能打退敵人一波又一波瘋狂的進攻嗎?志愿軍的英勇頑強絕對是不容置疑的,有太多至今仍廣為流傳的戰地通訊、紀實報道可以證明。
此外,但凡有些軍事常識的人都知道,像上甘嶺戰役如此規模的戰斗,志愿軍打不打、守不守?是由志愿軍指揮部經過認真研究、嚴密論證、充分準備后下定的決心。文中所述的那個連長勘察戰場地形后就斷定此戰必敗,這種觀點顯然是作者道聽途說、極端荒謬的無稽之談。
客觀地說,殘酷的戰場環境中,個別新戰士因個人性格、作戰經驗欠缺等因素,或許會臨戰緊張,但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每當沖鋒號響起,志愿軍戰士就如同“潮水”一般掀起排山倒海的攻勢。很多受領防守任務的部隊,任憑敵軍狂轟濫炸、瘋狂進攻,如“釘子”楔入陣地、誓死不退。此文作者試圖搜集志愿軍的“負面”信息,未加論證就公之于眾,到底是何居心?
污蔑志愿軍亂殺戰俘
【原文摘要】:我還想讓大家在腦海中復盤這樣一個故事:兩個身高不到一米七的中國士兵,押送6個美國俘虜去后方,其中有白人有黑人,走了兩個小時,美國士兵因疲憊而拒絕再走,其中一位中國士兵警告無果后,兩槍擊中其中兩位俘虜胸口,另外4人連忙起身趕路。未開槍的那位中國士兵從那兩位死亡的俘虜身上搜出兩張照片,他看了看,那個全家福的合影,那個原本在遙遠的美利堅土地上與自己一生都不可能產生交集的人,他注視了一會兒,扔下照片,起身趕路。照片落在那兩具尸體旁,它們一起停留在了那里,沒有結局。
王玉:抗美援朝中的志愿軍都是經過多年戰爭考驗的解放軍戰士,對人民軍隊的俘虜政策以及優待俘虜的重要意義,都是非常清楚的。即使是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依然能夠自覺地執行戰俘政策。
戰場上志愿軍餓著肚子,弄到一口吃的還會給俘虜分半口。志愿軍紀律嚴明,從不搜戰俘的口袋,不拿他們的東西,他們伙食比志愿軍戰士都要好。
志愿軍尊重戰俘的人格、信仰、宗教習俗。甚至衣服都是按照戰俘們的身材裁剪的,因為西方人的身材高大,需要為他們量體裁衣。志愿軍還按照戰士的標準給戰俘們發放津貼,用以購買毛巾、牙刷、襪子等生活用品。正因為志愿軍的仁義和紀律,使得戰俘被釋放時,對管理員非常感恩,很多戰俘痛哭流涕。而作者說志愿軍槍殺戰俘絕對是不可想象的,連打罵侮辱的情況都不可能出現。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解放軍報:抗美援朝戰爭的光榮歷史豈容污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