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說,中國的性質,是一個“崛起的大國”。不是所有的國家都是“崛起的大國”。崛起的大國,是指能夠縮小與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間的差距的國家。誰能告訴我,在今后的十年中,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縮小與美國之間的差距呢?包括經濟增長速度被預測比中國快的印度。我們先不說軍事,因為軍事上各國與美國差距越來越大,這是事實,我們現在只討論經濟。現在,有經濟學家計算出,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只要保持美國的1.5倍,就可以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例如,假如美國的經濟增速是3%,我們只需要4.5%,就可以逐漸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何況我們的速度是7%。印度、俄羅斯的GDP都是2萬億,這兩個國家,只有當經濟增速是美國的8倍的時候,才有可能追上美國。也就是說,當美國的經濟增速是1%的時候,它必須保持8%的增速,才能縮小與美國的差距;當美國的經濟增速是2%的時候,它必須保持16%的增速,才能縮小與美國的差距。這可能嗎?因此說,其他國家與美國的經濟總量,只能擴大,無法縮小。國防開支也是類似的道理。目前,全世界國防開支超過1000億美元的國家,只有中美兩國。唯一有可能與美國縮小差距的國家,就是中國。中國的國防開支正在逐漸增長;而根據奧巴馬的政策,美國的國防開支的原則是,只減少、不增加。
因此,中國與其他國家在性質上有本質區別。中國正在拉近與美國的距離,而其他國家正在擴大自己與美國的距離,同時也在擴大自己與中國的距離。這就好比,在同一個班里,當一個同學的成績逐漸上升的時候,那么比這個同學更優秀的同學,都會將他視為敵人。因為,這個同學很快就要拿獎學金了,對其他人是一個威脅。而成績逐漸下降的同學,則肯定人緣不差。
那么,比中國強大的國家,愿意中國變得更加強大嗎?當然不愿意。比中國弱的國家,希望中國變得更強大嗎?如果它是你的小兄弟,吃你的援助,受你的保護,它就會希望你越強大越好。如果它是你的敵人、競爭者,他就不愿意你強大。因此,崛起大國一定會面臨“崛起困境”。當你越是強大的時候,你面臨的壓力就越大。當中美兩國之間縮小差距的時候,你希望兩國關系會變得很好,那是不可能的。
過去,有人批評我,這是“零和思維”、“冷戰思想”。但這種批評缺乏道理。打個比方,班里面兩個同學,當你是80分,他是95分的時候,他不會認為你是威脅;當你變成了94分的時候,他就會認為你是威脅,他會有很深的不安全感。所以,我們就與美國之間存在一種結構性矛盾。美國要防止中國超過美國,防止美國主導的一極格局被終結,防止世界出現兩個超級大國。前幾天,美國國務卿克里在萬隆發言,他說“以后世界上將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單獨主導世界了,任何一個國家想主導這個世界,我們都應該反對”。當時,電視評論員說,“大家都知道克里說的是誰,顯然指的是中國”。這說明,美國人已經非常緊張。美國已經相對衰落,它擔心中國超過美國,它不愿意與中國并列第一。這就是結構性矛盾,這不是“零和思想”的問題,這就是一個客觀的事實。
下面我們討論第二個問題,即兩極化的問題。在接下來的7年中,如果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縮小與美國的差距,只有中國可以,并且其他國家與中國的差距也將變得越來越大的時候,那么這個世界就會變成一個兩極化的格局,出現兩個超級大國。當中國已經成為兩極中的一極的時候,中國所面臨的國際環境,就會發生質的變化。我們知道,中國現在的不結盟政策,是從1982年開始執行的。有人說,“不結盟政策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特性”,我覺得這很奇怪,好像“1982年之前中國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似的”。這種政策與中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沒有關系。我想說,不結盟運動不是中國帶頭搞的,這是50年代由南斯拉夫、印度、埃及幾個國家搞的。當時它們面對的是一個兩極格局,整個世界被美國、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壟斷了。它們不愿意自己受到欺負,因此決定不和任何一個國家結盟,目的是提高自己與兩個超級大國談判的價碼,提高自己的回旋余地。因此說,不結盟運動,就是弱國勒索兩極格局中兩個超級大國的策略。這也是為什么在1982年我們也采取了不結盟政策。
但是,在未來的世界中,中國即將成為兩極格局中的一極,中國即將變成其他不結盟運動國家所勒索的對象了。我們已經不再是小國合作的對象了,而是要成為其他國家應對的對象、勒索的對象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呢?這就好比,一個分數不斷上升的同學,與一個分數不斷下降的同學,在班里的人緣,是不一樣的,分數上升的同學的人緣會越來越差。2013年出現了一個新現象,沉寂了多年的不結盟運動重新在伊朗召開會議。不結盟運動為何又重新興起了?原因很簡單,在一極格局時代,中小國家沒有選擇,只能投靠美國,沒有其他選擇。現在兩極格局又來了,中小國家又可以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進行勒索了。這就是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發生了變化。
因此現在,我們對國際環境所造成的影響,已經超過了其他人做什么事情對我們的影響。例如,現在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石油進口國,我們多買一點石油,就會明顯地影響世界石油的價格。我們現在是“買什么東西,什么東西就會變貴;賣什么東西,什么東西就會變得便宜”。正如官方所說,“我們塑造國際環境的能力,正在明顯上升”。眼前,中央提出了“一帶一路”這個大的發展戰略,這一定會影響其他國家對中國的態度。我們給這個國家錢多一點,給那個國家錢少一點,都可能會給自己找來很多麻煩。很多人以為,隨著我們中國國際地位的上升,我們的能力就會增強,就可以解決問題。但事實上,等你能力增強的時候,你自己的利益也會相應拓展,你自己的目標也會變得更加遠大,你所承擔的國際責任也會相應增加。所以,隨著我們實力的上升,我們面臨的問題也會增加,我們的困難也會更大。習總書記在中央黨校的講話,也是這樣說的。打個比方,本科畢業論文不如碩士畢業論文難,碩士畢業論文不如博士畢業論文難,有人統計說“博士生中得憂郁癥的占70%”,因此博士論文你要“做好得憂郁癥的準備”。我們國家走到今天,沒有其他國家的經驗可學。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創造過一個成功崛起的戰略,能夠為我們所用,我們必須不斷地試錯,不斷地總結自己的經驗。我們是在一個全球化、信息化時代中崛起,無論是羅馬帝國、大食帝國、奧斯曼帝國、大英帝國、德意志帝國、美國,都與現在的時代不同。而且,我們是在一個計劃生育時代崛起的國家,全國都是獨生子女,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一個以獨生子女為主體的國家。獨生子女的思想、行為模式,我們是不知道的,他們沒有兄弟姐妹的概念,在家里不需要和別人進行競爭。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閻學通:中美兩極格局正式開啟 不可能沒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