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
Musk一度瀕臨破產的公司現在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SpaceX完成了一次對國際空間站的補給飛行,并讓補給倉安全返回地球,不久又計劃要開始載人飛行和建造可回收火箭。Tesla Motors則推出了出色的全電動轎車Model S,令業界震驚不已。Musk還是太陽城的主席和主要股東,后者現已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商。
大多數CEO都有助手,但Musk常常穿著黑色T恤品牌牛仔褲親力親為。一次在洛杉磯接受采訪時,Musk帶我走出了SpaceX,我們一起跳進他的Model S,飛到了幾棟建筑之外的Tesla設計工作室。在工作室主樓他一邊到處走著檢查部件和整車原型,一邊跟我交談。每到一處都有員工跑過來向他匯報最新情況。他專心聽著,一邊處理或者點頭,然后繼續向前。Tesla的首席設計師Franz von Holzhausen希望Musk同意Model S采用某種新輪胎和車圈,并想給Model X換座椅。他似乎無動于衷,告訴設計師自己會考慮一下,然后朝著噪聲最大的地方走過去。這個位于設計工作室最里面的地方是個車間,Tesla的工程師正在為布置在公司充電站外面30英尺高的裝飾塔搭建腳手架。“那個東西看起來都可以頂住5級的颶風了,”Musk說:“把它改細一點。”
octaweb排列結構
現在SpaceX大概一個月就發射一次火箭,為不同的公司和國家運載衛星。其價格要比波音、洛克希德馬丁、軌道科學公司等美國競爭對手低很多。它還能給美國客戶帶來其他競爭對手無法給予的安心。因為那些競爭對手需要依賴俄羅斯等國外供應商,而SpaceX的機器卻是在美國從頭開始制造的。6000萬美元的單次發射成本比歐洲日本的要價也要低得多,甚至勝過相對低廉的俄羅斯和中國,別忘了,這兩個國家還是有著廉價勞動力及政府數十年的投資的額外優勢的。
SpaceX迄今已完成了20多次的發射,為加拿大、歐洲、亞洲等地客戶運載過衛星。等候發射的清單已經排到了幾年之后,計劃中的發射已超50次,訂單總價值超過50億美元。公司目前仍保持私營,Musk是最大的股東。現在,SpaceX已實現盈利,其估值已達120億美元。
而獵鷹9號也從幻想變成了SpaceX的主力。它有224.4英尺高,12英尺寬,重量達到了110萬磅。它有9個引擎,呈“octaweb”狀排列,即8臺引擎環繞著中間1臺引擎。這些引擎為涂有SpaceX標志和美國國旗的一級火箭提供動力。短一點的二級火箭執行的是太空任務。它可以裝配圓形容器搭載衛星或者載人太空艙。從外觀來看獵鷹9號并沒有什么特別花哨的地方。它就是一臺優雅的、為特殊目的服務的機器。
這段時間SpaceX有時候會用范登堡空軍基地來發射獵鷹9號。要不是屬于部隊的話這個地方本該是個度假勝地。綿延數英里的邊界外面就是太平洋,土地長著大片開闊的灌木叢,間或點綴著青丘。在某個依山傍水的地方矗立著幾個發射臺。發射日時,白色的獵鷹9號會從青山綠水間一躍而起,義無反顧地直奔藍天。
獵鷹9號的發射軌跡
2009年9月29日,發射倒計時4小時,獵鷹9號開始燃料裝填過程,約46000加侖液氧及29600加侖的火箭級煤油被裝進燃料箱。部分排放出來的液氧由于溫度太低,一接觸到金屬或空氣就馬上汽化,形成了白色的羽狀物順著火箭四壁流了下來,給人以獵鷹9號在啟程前呼哧呼哧地做著準備運動的印象。指揮中心的工程師通過耳機不停地對話著,一項接著一項地確認通過,反復檢查著發射清單。發射前10分鐘,機器開始接管。一切都變得安靜下來,緊張的氣氛開始凝聚,直到突然之間,獵鷹9號一聲響亮的喘息劃破了周遭的靜寂。
火箭周圍格子狀的支撐結構被挪開了,10秒倒計時開始。數到“3”時,引擎開始點火,計算機執行最后一次健康檢查。四個龐大的金屬夾具固定住火箭的位置,與此同時,計算系統要確保9臺引擎正在產生足夠的下向力。零秒,夾具釋放。火箭開始與慣性搏斗,然后,隨著底部火焰以及積雪般的液氧羽煙在空氣中彌漫,它騰空而起了。看著那么一個龐然大物直挺挺穩當當地懸在半空,那種感覺簡直難以名狀。起飛約20秒后,幾英里外的觀眾仍能聽到獵鷹9號隆隆的轟鳴。這是一種很特別的聲音,一種連褲腳都會打抖的斷續的爆裂音。約1分鐘后,火箭變成了天上的一個紅點,然后消失不見了。
原文刊載在彭博商業周刊,摘編自Ashlee Vance的新書《Elon Musk: Tesla, SpaceX, and the Quest for a Fantastic Future》,此書揭秘了鋼鐵俠Elon Musk創辦志在火星殖民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過程與故事。來源:36氪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鋼鐵俠Elon Musk的太空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