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例外仍然存在,最著名的當屬“遺產屋之戰”。從內羅畢出發向蒙巴薩方向,開車1小時,即到達一座建筑風格特殊的遺產屋,其所有者是半世紀以前到肯尼亞定居的美國人阿藍(Alan Donovan)。現年70歲的他用大半生時間游歷非洲各國,收集各種非洲藝術品,珍藏于此,供世界各地游客參觀,故名“遺產屋”。
在他世外桃源般的院子里便可以看到英國人建造的米軌鐵路,以及草原上奔跑的各種動物。按照蒙內鐵路的設計路線,鐵路需要穿過遺產屋。阿藍自2014年初就接到了中方企業想要征地的要求。
然而,“遺產屋之戰”的困難程度超過中方企業的想象。自2014年2月至8月,肯尼亞各大媒體對阿藍的遺產屋進行了報道,諸如《在關門前快去看看遺產屋》《營救遺產屋》等標題鋪天蓋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阿藍介紹其遺產屋為肯尼亞國家遺產項目地,其所有藝術品已捐給美國一所大學進行非洲文化研究。除使用媒體曝光戰術外,阿藍還對征地賠償提出了“天價”。
由于難以承受社會輿論壓力,中方最終以修改路線而告敗。
盡管中方企業正在使盡渾身解數,但讓他們感到難以理解和接受的是,自己經常被“牽連”成為被告。2014年11月中旬,據當地《商業日報》報道,最高法院宣布叫停了一段鐵路的建設;一位名叫Musimba的土地所有者因為沒有接到征地通知和賠償,將國土局和肯尼亞鐵路局告上法庭,在一審中,國土局敗訴,因而部分鐵路建設暫停。由于中方是鐵路施工方,也被作為第三被告,應訴法庭。此案一直懸而未決。
盡管中交集團已經在肯尼亞打拼30年之久,但對當地法律環境仍顯得十分不適應,在記者采訪期間,多位上級領導除對此表達無奈外,并不愿意多談官司細節,態度保守,即使明白只是受牽連,也盡量回避,好像“作被告始終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但這在肯尼亞很正常。這是一個不論大事小事都習慣上法庭去解決、上至總統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可能成為被告的法治國家。”一位名為詹姆斯的當地黑人司機笑著解釋說,當地法庭可算是最為忙碌的官僚機構,每天從早到晚,排隊等待案件審理的人絡繹不絕。
圖:2013年11月28日,肯尼亞總統烏胡魯·肯雅塔、副總統威廉·盧托、交通與基礎設施部部長邁克爾·卡馬烏以及來自烏干達、盧旺達、南蘇丹的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中國駐肯尼亞大使劉光源、中國交建董事長劉起濤共同出席蒙內鐵路開工儀式。
硬啃環保骨頭
已經鋪軌成功的察沃地段,有著當地著名的察沃國家公園。獅子、大象、斑馬、羚羊、長頸鹿、水牛、鴕鳥、狐獴、野豬,還有許多即使是非洲人都不太熟悉的動物,它們的生存、繁衍、遷徙以及生態系都需要考慮在內,成為擺在施工中企面前的另一道難題。
就像在十年前中國建設青藏鐵路時需要考慮照顧藏羚羊一樣,中方企業為動物們想出的方法,就是建設動物通道,供其穿梭;不同的是,由于要考慮長頸鹿的特殊高度,多個通道需要建設到7米以上。目前,建設動物通道的設想已經獲得了當地環保部門和察沃國家公園的認可。
肯尼亞雖然落后,但當地人眼中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令中國人意外。作為可觀看動物大遷徙的旅游勝地,肯尼亞對環境保護的重視聞名全球:其憲法規定,享有健康的環境是每個公民“不可剝奪的權利”,同時,“以健康環境支持經濟發展并實現減貧”的愿景,也明確寫入了肯尼亞國家2030年遠景規劃。
而早在上世紀70年代,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便將總部設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是全球僅有的兩個將總部設在發展中國家的聯合國機構之一。2014年6月首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也在此召開。
肯尼亞環境與礦產資源部環境秘書艾麗斯·考迪亞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正是由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肯尼亞這個非洲國家中,無論是政策制定者、民間社團還是普通大眾,都對環保充滿熱情”。
“在肯尼亞,做建筑工程要是得罪了環保局,那就玩完了?!泵蓛辱F路蒙巴薩港口段的肖明對此印象深刻。自去年5月份該鐵路貸款協議簽署之后,沿線就開始選址建設施工營地。“無論沙、土、草、樹,工程需要動任何自然植被,都要事無巨細地先向環保局申請,施工前后還需要其來審批。這項程序沒法繞行?!睘榇?,在近半年時間里,僅蒙巴薩港口標段就已經與環保局來回打交道數次。
2015年1月,蒙巴薩港口圍海造田建設碼頭鐵路段的“紅樹林項目”終于通過環保局審批。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解碼蒙內鐵路:當中國速度遭遇非洲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