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政治學認為國家包括三要素,即領土、人民、主權,疆域隸屬于領土概念之下。疆域是一個國家存在的根本,也是演繹文明的舞臺,然而回顧歷史,任何一個國家的疆域均難以做到始終穩定,幾乎都經歷過伸縮之變。中國久遠的歷史,不僅為我們留下了燦爛的文明,也因疆域的伸縮,成就了最壯觀的歷史大戲。
...
alvin
8年前 (2017-06-22) 10127℃ 1評論
14喜歡
一、雪域地理的政治性
雪域高原是古代中國疆域內獨一無二的,以宗教為基本統合邏輯的秩序。其政治的低成熟度,使其需要依靠中原-草原帝國向其輸出政治秩序,但它卻能以其宗教性反過來對秩序輸出者形成巨大的影響力。這一歷史-政治邏輯的根本奧秘都在于雪域的獨特地理。
雪域號稱地球上的“第三極”...
alvin
8年前 (2017-06-20) 11141℃ 1評論
15喜歡
靠不住的“自古以來”與走不出的“邊疆中國”
中國——如果可以把帝制時期的中華帝國,也稱為中國的話——它的現代疆域如何形成的?自古以來的中國,是現在的我們經常說的中國嗎?
王柯在《民族主義與近代中日關系》中討論的是“中華民族”的形成,日本的近代轉型對中國民族主義形成的正反影響,而這...
alvin
8年前 (2017-05-22) 17009℃ 0評論
2喜歡
統一新羅在東亞世界中的地位 ——8-9世紀唐朝與新羅關系論
王小甫 (中國·北京大學歷史系)
韓國國際交流財團99’特別研修獎” (KoreaFoundationFellowship)研究報告
唐朝(618-907AD)是中國古代史上最為燦爛輝煌的時期,新羅統一則是韓半島歷史上的...
alvin
8年前 (2017-05-11) 15702℃ 1評論
13喜歡
一個橫跨兩朝,四代帝王(隋文帝、隋煬帝、唐太宗、唐高宗)都不惜以戰爭解決的“高句麗問題”,就一定不能簡單粗暴地用“瘋狂”來解釋了
如果說東亞有個“火藥桶”的話,那肯定就是朝鮮半島了。
在中國歷史上,至少有三個王朝的滅亡和朝鮮有直接聯系。如果不是隋煬帝楊廣三征高句(gōu)麗,隋...
alvin
8年前 (2017-05-10) 17066℃ 1評論
11喜歡
?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技術與國運:清代中國成功與失敗的一個關鍵問題》。這個題目和我獲獎的這本書《火槍與賬簿:早期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中國與東亞世界 》有密切的關系。這本書里面談到的一些問題,到了清代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給了我們一個啟示。
一、超級大國:18世紀的中國
說18世紀的中...
alvin
8年前 (2017-02-19) 11019℃ 1評論
7喜歡
世界征服者與“黃金家族”
1206年,漠北草原各部聚會于斡難河源頭,樹立起九腳白旄旗纛,將鐵木真尊為成吉思汗,宣告了一個嶄新時代的開始。由于成吉思汗和他子孫們的赫赫武功,這個新興的蒙古民族不曾像過往的匈奴、突厥、回紇一樣成為草原上的匆匆過客,相反成為了游牧民族的終結者,將自己的存...
alvin
8年前 (2017-02-15) 25894℃ 0評論
4喜歡
面對新的外部環境,中國在戰略思維、政策設計和制度建設方面出現重大轉變。
戰略思維轉變的標志是陸權戰略的提出。它主張中國向西開放,通過發展以鐵路為代表的陸上交通基礎設施促進歐亞大陸經濟整合,建立以地緣經濟為基礎的陸權,在全球層面實現陸權與海權之間的戰略對沖,并通過建設新的國際合作機...
alvin
9年前 (2017-01-28) 29085℃ 1評論
17喜歡
當代政治學認為國家包括三要素,即領土、人民、主權,疆域隸屬于領土概念之下。疆域是一個國家存在的根本,也是演繹文明的舞臺,然而回顧歷史,任何一個國家的疆域均難以做到始終穩定,幾乎都經歷過伸縮之變。中國久遠的歷史,不僅為我們留下了燦爛的文明,也因疆域的伸縮,成就了最壯觀的歷史大戲。
...
alvin
9年前 (2017-01-17) 18989℃ 2評論
14喜歡
清代天下秩序觀的建立、解構及其轉化
“天下”一詞,在儒家思想體系里有多種涵意,可以指涵蓋四夷與華夏的抽象地理空間,也可以作為維持世界順利運轉的文化概念與秩序原理。清帝國是傳統皇權的最后一個王朝,對“天下秩序”的經典詮釋最為成熟,也有足夠的國力實踐“天下秩序”的運作,使清帝國兼容并...
alvin
9年前 (2017-01-03) 21131℃ 2評論
13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