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份,辦事效率很低的俄羅斯,以閃電速度吞并了克里米亞,可說是個奇跡。今天回頭看,普京吞吃克里米亞有得有失,得到了支持率但惡化了國內經濟和地緣政治環境,還會失去多少不好預測。如果換作“偉大領袖”斯大林,他會怎樣吃克里米亞呢?
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迄今已歷一周年,其國家電視臺今年3月8日播放了一部與此有關的紀錄片片花,具體的放映日期并未公布。在片花中,普京承認,吞并克里米亞是他一手策劃。
普京描述,2014年2月22日至23日,他與俄國特種部隊和國防部官員的通宵達旦的會晤,商議如何拯救當時的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當時就定了吞掉克里米亞的計劃。四天以后,克里米亞親俄武裝占領了政府和議會大樓,升起俄羅斯國旗。
3月16日,克里米亞就舉行了“全民公決”,聲稱“入俄”支持率過90%; 3月21日,克里姆林宮葉卡捷琳娜大廳,普京簽下“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加入俄羅斯聯邦法案。
2014年3月21日,普京簽署克里米亞和塞瓦斯托波爾加入俄聯邦法案。
克里米亞當地燃放煙火以示慶祝,很多俄羅斯人激動地感慨:“克里米亞終于又回歸祖國了!”
辦事效率很低的俄羅斯,吞并一大塊領土卻如此高效,的確是罕見的事情,不過對克里米亞的吞并卻遭到國際社會廣泛抵制,引起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
值克里米亞入俄一年之際,今天我們回過頭看,普京的決定的確有得有失,并非最好的選擇,這個“失”還不知會失去多少,維系多久。
出來混都是要還的!普京吞克里米亞給他帶來了國內高支持率,讓俄羅斯民族主義情緒著實High了一把,但接下來發生的故事就好理解了,制裁與油價暴跌的雙重夾擊下,內資外逃,外資撤離,盧布貶值了一半多,GDP大幅度萎縮,物價飛漲,主權信用被調至垃圾級,精英和富豪的移民意愿更加堅定……俄羅斯何時走出這個陰影還不得而知。
若斯大林在世,不會同意普京這種魯葬的做法,換成“偉大領袖”,正確吞吃克里米亞的過程大致會如此操作:
一、先讓克里米亞俄裔組織起來不斷要求入俄,克林姆林宮同時向國際社會表示堅決尊重烏克蘭主權的意愿而不接受,聲稱只想讓克里米亞獲得更多自治權。
二、一年后等事態淡化當地再公投,脫離烏克蘭宣布獨立,克林姆林宮口頭表達遺憾,同時說尊重當地人民意愿,但要向歐美表示,會動用自己的影響力勸說克里米亞放棄獨立打算,或者使事態發展不損害俄烏友誼和烏克蘭主權。經過一段時間努力后,可以向歐美聳聳肩:“木有辦法啊,人家非要獨立。”
三、克林米亞獨立肯定不獲國際承認,等國際輿論淡化關注以后,克林姆林宮可以先承認其獨立地位,與對方建立代表級外交關系。
四、再等一年,當地公投表決加入俄羅斯,克林姆林宮要裝作不接受,表態熱愛世界和平,尊重烏克蘭的主權,但也尊重克林米亞人民的意愿,可把外交關系從代表級提升到大使級。
五、過一二年,當地再次發起入俄公投與示威請愿,這次可以很‘勉強’地表示接受。
看起來是不是很麻煩呢,是麻煩,可能要耗時四五年。不過這樣一來,既可能避免了國際制裁,占盡便宜還能賣乖,又穩妥地吃下了克里米亞。西歐和北美國家的特性與弱點,斯大林從來摸得底兒透,沒有即刻危險和步步緊逼的公然挑釁,極難采取強硬措施,頂多就打打嘴炮。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普京應該如何優雅的吃掉克里米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