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高清精品?ⅴ_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_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_亚洲?v中文无码字幕色下药,亚洲欧洲日产韩国精品av,色欲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日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激情

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關于圣誕節的思考

文化 alvin 6384℃ 0評論

圣誕節_副本

又到了張燈結彩過圣誕的日子。

我不禁想起書中的民國,那時國民政府力圖西化社會風貌,引進西元歷法,鼓勵老百姓要像過傳統老年一樣過西方社會的新年。奈何當時的人們并不買賬,應者寥寥。湖南名士葉德輝更是在門前掛了一副對聯以示嘲諷,對聯內容是:

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陰陽合厲,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

在當時一心“救亡圖存”的人眼中,這類人是冥頑不化的老古董,但放到今天,真是顯得又傲嬌又有逼格。

自從五四運動開始,我國文化人毫無道理地把中國的積貧積弱歸咎于中國傳統文化。于是,“孔家店”應聲倒下,一切以西方社會作為準繩的觀念開始主宰著人們。借用南懷瑾老先生的話說:五四運動就像是倒洗澡水,連孩子一起倒掉了。一直以來我們都在標榜“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可是社會似乎一直在“西學為體,西學為用”。表面上說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地繼承傳統,實際中卻是“沒有精華只有糟粕”地對待傳統。喝了幾千年茶葉,現在一定要喝咖啡,時間長了,胃一定會出毛病的。我們年輕人學會了開party、泡夜店、追求自由,享樂至上,透支消費,浮夸之風盛行,倒是可用杜甫的一句詩形容:癲狂柳絮因風起,輕薄桃花逐水流。而自己縱然取得高學歷,作文水平連清朝末期小學生都不如。很多中國人認為古人對“禮”的恪守是多余的,更欣賞老外的隨性自由。而中國古典哲學則解釋過禮的由來是“發乎情,止乎禮”,每一個動作做出來都讓對方和自己感到既能表達情感,又舉止合宜不會過分。如今的人們有時候覺得吊兒郎當很酷,所以故意站沒站相坐沒坐相。倒是老外在贊嘆中國古代社會的“秩序美”。有人問凈空法師:傳統文化有沒有糟粕呢?老人家回答:有,現在人理解不了的就認為是糟粕。經過千年檢驗的東西才會被傳承,錯誤的一定會被淘汰。試問,三十年前,到處宣揚的“時刻不忘階級斗爭”現在有誰還記得?

中國搖滾教父崔健有一首歌叫做《一塊紅布》,唱出了父輩一代人的困惑和委屈。在90年代,崔健第一次登臺演唱這首歌時,手抱吉他,用一塊紅布蒙著雙眼,唱出了那句“那天你用一塊紅布,蒙住我雙眼也蒙住了天”。這次演出震驚了當場的觀眾,也震驚了那時的一整代年輕人,他們發現自己沒有信仰,精神枯癟,正如歌中所唱“看不見你也看不見路……我感覺這不是荒野,卻看見這土地已干裂”。歌中的那塊紅布有著很深的寓意,紅布是一面旗幟,旗幟象征著一種主義,一種主義代表著一個政黨。在習大大“弘揚中國夢就是要弘揚中國精神”的時代主旋律下,我們已經越來越少地聽到“馬克思”和“列寧”這兩個名字了。近幾十年來,我們一直視“國外勢力”為仇讎,談“和平演變”色變,殊不我們所被灌輸的一切最高指導原則就是來自于兩個連外國人都不相信的外國人。中國有幾千年的世界強國史,卻被少數權勢熏心的野心家教育說:以前的都是錯的。崔健因那首歌很快被封殺了,但是和作家王小波一樣,盡管生活在90年代,因為他們看清了“那塊紅布”,至今都是先鋒人物。

圣誕節是耶穌的誕辰,這位西方的先賢為無數的人找到了精神的歸宿,這個日子對于基督徒,以至于整個西方國家都意義重大。可是在中國,無論什么人,有無信仰,都要過圣誕。腦殘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腦殘,還不知道是誰的粉。當然,并不能因為人家過圣誕就給人扣上數典忘祖的帽子。每個國家的人們都需要一些merry?time。我姥姥還給我說,以前的人們對清明中秋還是非常非常重視的,都提前半個月就準備了。而這股圣誕風在中國刮的如此強勁,說明的是經濟的落后造成文化的不自信,然后必然覺得人家有錢,就什么都好。那些傳統的節日雖然還有,但是早已索然無味。南懷瑾先生曾引用一首唐詩來形容自己畢生弘揚傳統文化卻不成氣候的無奈以及當今國人的文化取向:

朝日殘鶯伴妾啼,

開簾只見草萋萋;

庭前時有東風入,

楊柳千條盡向西。

但愿中國的經濟強勁勢頭并不會讓國人成為金錢的奴隸,但愿國家的強大伴隨而來的是文化的自信。但愿有朝一日,那些藍眼睛大鼻子在孔子的誕辰也大吃美食、外出shopping卻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只不過看到中國人都這樣做了。

文/十仁月餅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關于圣誕節的思考

喜歡 (1)or分享 (0)
發表我的評論
取消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