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問西雅圖期間,美中互聯網行業論壇(US China Internet Industry Forum)將照常舉行會議,這將為美國科技業高管與中國領導人之間的會晤創造一種“一切照常”的氛圍。然而,與美國科技企業如此高規格會晤也清晰地展現了中國的政治影響力。華盛頓一名科技業高管表示,美國公司并不愿意讓人覺得它們被中國政府利用,但他們同樣不想怠慢習近平。
在此次會晤到來之前,多家美國公司已經發出信號,表示愿意部分接受中國政府為它們進入中國市場設置的條件,無論這條件是接受審查還是轉讓一些技術。
“他想建立中國自己的產業,”一名高管對習近平推進“自主創新”戰略的決心評價道,“然而,部分美國公司在短期內面臨的機遇是巨大的。”
蘋果公司就是一個突出的成功示例——過去一年,iPhone在華銷量上漲75%。
“中國曾讓(蘋果)的日子不好過,”一名科技業高管稱,“現在,蘋果在華產量大大提高,他們對中國移動通信業的種種要求也非常配合。”
斯諾登泄密事件發生后,中國開始加倍努力建設自己的信息技術及通信基礎設施,使得IBM、思科等公司在華銷售下滑。自那時起,IBM就改變了策略,向中國企業開放其服務器技術,供后者打造自己的硬件,而不是試圖售出自己的全部設備。最近,移動芯片制造商高通(Qualcomm)同意大幅降低對中國制造商收取的專利權使用費,從而了結了一起在華反壟斷案。
如今,谷歌也希望能重返中國。據熟悉谷歌計劃的知情人士透露,谷歌近來在尋求中國政府批準其中國版Play Store(Android應用及游戲門戶)。經過審查、去除各種可能冒犯審核者的應用的Play Store,將使谷歌得以挖掘中國Android手機的巨大“非官方”市場。
谷歌搜索曾被迫一條條刪除有問題的搜索結果,比起重新推出搜索服務,推出不完全版應用商店或許也是屈從于審查的一種不那么窩囊的方式。如果谷歌能重回中國,這將是一個重要的信號,代表美國高科技公司已經準備好向中國做出妥協。
“Android在中國推動了大量的創新,”谷歌高管孫達爾?皮采(Sundar Pichai)對《福布斯》(Forbes)說,“這對我來說很重要。為中國用戶服務是一種榮幸。”
文/杰夫?代爾 理查德?沃特斯 來源:英國《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