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教訓是在當下。十八大以前,徐才厚等人擅權亂權十多年,把軍隊搞成這個樣子。如果不是習近平主席和黨中央果斷決策,力挽狂瀾,撥亂反正,后果不堪設想。大家都看得很清楚,這十多年里,軍隊的高級干部換了四五茬。在這么一個大換班的過程中,在干部任用上產生了逆淘汰和逆生長的現象。同時,部隊風氣嚴重污染,政治生態逐漸惡化,給軍隊建設造成了嚴重的內傷。現在反思原因和教訓,更加看出,只有貫徹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才能避免“一百減一等于零”的后果。
瑪雅:黨不能指揮槍,槍的準星就偏離方向了。
秦天:沒錯。在這兩場災難中,黨的基層組織都健全,其他制度都完善,可頂層一落空下面全完,這個教訓太深刻了。黨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提出八項規定,軍委出臺十項規定,很簡單的一個動作,就是把手電筒掉一下方向,照照自己,馬上就看到了成效。長期以來反復要求反復強調都得不到解決的問題——吃喝問題、風氣問題、用人問題……雖說現在還沒有徹底解決,但是已經明顯開始好轉,看到了希望。所以要想使軍隊本色回歸,必須從高層做起,貫徹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的要義就在這里。
所以要說擔當,首先是習近平主席敢于擔當。從他開始,把黨的決心意志向外輻射,形成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的局面。從來都是上行下效,尤其我們這種權力高度集中的體制。上邊做好了,下邊就會跟著做;即便有個別不那么好的人,他裝樣子也要往好里裝。這樣一來,誰還敢腐?誰還能腐?
瑪雅:現在強調依法治國、依法治軍,軍委主席負責制應該是國家法制的一部分。
秦天:你說得對。軍委主席負責制是憲法規定的,已經上升為黨和國家的最高意志。貫徹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這本身就是依法治國、依法治軍的一個重要內容。剛才講擔當,我覺得擔當有兩種含義:一種是精神層面的,要有擔當的情懷。一種是責任層面的,有沒有這份情懷都必須擔當。你在這個位置上就不是個人的問題了,你也不是一個自然人了,你必須要承擔責任,為了黨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否則就要問責,就要追責。
傳承精神,找回我們軍隊信仰的坐標系
瑪雅:回到“軍魂”話題。你曾經在介紹電影《驚沙》的主題歌時說,這是用西路軍將士的忠魂在說話。我想問,今天回憶這個英雄群像,傾聽他們的忠魂訴說,聯想到當代軍隊和軍人,你有什么感慨?這種忠魂今天還在嗎?
秦天:感慨太多了!所有這些感慨概括成一句話,就是“魂兮歸來”。剛才講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講了軍隊在新時期職能使命的拓展,如果這支軍隊沒有先輩的這種精神,也不可能完成今天的職能使命。軍隊的根本就是它的魂,這種精神也是軍魂的一部分。
我們正在搞一部史論片,叫《向前!向前!向前!》,主旨就是弘揚軍魂。通過紅軍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中一些特別能體現軍魂的代表性人物的故事,來展現我軍的軍魂,展現紅色基因的特征。我們相信,這些人物和故事一定能使廣大受眾感動,這也是我們在創作中努力追求的。因為只有感動了才可能感悟,在感悟中重新去尋找信仰的坐標系。
我一直在思考,當代軍人,特別是那些年輕官兵們,還有多少人心里有一個坐標系?有一種指引他們前進的方向感?過去這種傳承是從根兒上一代一代言傳身教來的,新兵到部隊后,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引領。比如我自己,我當團長是在“濟南第一團”。我非常自豪我是“濟南第一團”第十一任團長,這是我人生中最引以為豪的一件事。你再看團里一代代、一茬茬戰士的榮譽感——“濟南第一團”!戰爭年代中央軍委授予的唯一一個團級英雄稱號,何等榮耀啊!但關鍵在于,這種榮譽感不能只是一個符號,而必須通過一個個、一代代具體的人物和群體,把它變成一種具象的感受和氛圍,傳遞到人的心里。在這樣的熔爐里,新戰士很快就能找到一個精神傳承的載體、一個追求理想的方向。
傳承離不開環境的影響。但我們要問,今天這樣的傳承環境還有多少?能夠擔當傳承使命的人還有多少?假如你給他的引領和影響只是在榮譽室里,出了榮譽室他看到的現實情況全是顛覆的,要不了多久他的認識也就會顛覆。如果這樣,哪來的軍魂?
瑪雅:由此可見,正能量和負能量之間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弘揚軍魂不光是樹正氣,也是在撥亂反正。
秦天:習近平主席有一句話:信仰缺失折射的是信任缺失。這句話特別深刻。如果全軍風氣都像徐才厚那些人那樣,哪來的信任?憑什么信任?又何談信仰?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秦天少將:新時期中國軍隊的使命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