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Y-2雷達目前有2種模式。如果作為“薩德”反導系統使用,被稱為TBM終端模式,可探測距離約1000公里。另一種模式被稱為FBM前端模式,雷達資源不用于控制“薩德”導彈,而是集中用于跟蹤探測,所以探測距離長達約4600公里。部署在日本的2部AN/TPY-2雷達并未連接“薩德”反導系統,所以目前使用的是FBM前端模式,連接到了美軍太平洋部隊的美國彈道導彈防御情報與指揮中樞C2BMC。如果AN/TPY-2雷達捕捉到彈道導彈飛行信息,其跟蹤數據會報告給C2BMC。
C2BMC的意思是指揮、控制、作戰管理與通信,為了應對彈道導彈,連接各種傳感器和攔截武器,同意實施彈道導彈防御的設施。
除了美軍太平洋戰區,歐洲戰區、中央戰區以及美國本土的戰略司令部和北方司令部也設置了C2BMC工作站,總數達到70臺以上。在彈道導彈防御方面,使用了從預警衛星到空中傳感器、海上與地面雷達、攔截系統等各軍種運用的各種武器裝備。C2BMC連接上這些武器裝備后,可以向參加實戰的指揮官提供敵方導彈發射、飛行軌跡、己方有效的武器選擇項等情報。
截至2014年,伴隨著第2部AN/TPY-2雷達部署經岬,夏威夷的C2BMC附加了CDIN(可連接C2BMC的接口),多部AN/TPY-2雷達的數據幾乎可以實時地進行合成。也就是說,在2部AN/TPY-2雷達重疊的覆蓋區域,尤其是以日本海為中心的區域內上空的彈道導彈飛行,其軌跡都可以非常精確地被捕捉到。此外,威克島上的一部AN/TPY-2(FBM前端模式)和關島上的一部薩德系統AN/TPY-2(TBM終端模式)也連接上了夏威夷的C2BMC。
“5萬噸”的海上雷達
美國在努力強化彈道導彈監視和攔截體制,并且開發出新型海上雷達。
首先,美國已經公開宣稱自2007年起在太平洋上部署了5萬噸級、航速達8節的SBX-1海上平臺,平臺上立有高31米、直徑36.5米的圓頂,里面有世界上最大的X波段雷達—XBR。該雷達可發現2500英里外棒球大小的東西。自開發時,美國就一直考慮將該雷達連接至C2BMC上。SBX-1的軟件將由2008財年的“build2.0”升級至2015財年的“build3.2.0”。2012年,SBX-1曾參與過用GBI攔截導彈擊落中程彈道導彈的試驗,并捕捉到發射的目標,將識別數據發送至了C2BMC,成功進行了攔截,但截至2014年,SBX-1的狀態并非實用階段,而是“必要時可部署的階段”。
2014年6月29日上午,隸屬美國海運司令部(MSC)的一艘新艦駛入長崎縣的美海軍佐世保基地,用來替換過去30多年負責監視全球彈道導彈飛行的T-AGM23“觀察島”號導彈觀測艦。這艘船是T-AMG25“洛倫茨”號新型導彈觀測船。該船全長162米,寬27米,排水量達到10264噸,2014年3月交付美國空軍,搭載了美空軍新式彈道導彈跟蹤雷達“眼鏡蛇王”(Cobra King)。在后部船橋煙囪后面較高的位置處安裝了S波段,后側甲板處安裝了X波段巨大旋轉式相控陣雷達,重量分別在50萬磅(約226噸)以上。該船隸屬于美國海運司令部,但由主要負責監視核試驗的美國空軍技術應用中心(SFTAC)來運行“眼鏡蛇王”雷達。
“觀察島”號導彈觀測艦搭載的“眼鏡蛇-朱迪”S波段雷達據說在直徑7米的天線上排列著12288個元件,可同時跟蹤100多個目標。而“眼鏡蛇王”S波段雷達由于要搜集龐大的數據,可跟蹤目標數可能會超過“眼鏡蛇-朱迪”S波段雷達。高輸出功率的X波段雷達不僅可以觀測普通高速移動對象物,還可以通過“圖像化”來獲知彈頭朝向。如此看來,“眼鏡蛇王”雷達/“洛倫茨”號新型導彈觀測船可以監視和跟蹤多個彈道導彈的飛行,收集其性能數據。不過,對于該雷達是否連接到了C2BMC,目前尚不清楚。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攻防兼備的東亞版美國反導包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