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成本會決定這些項目最后能否取得成功。SpaceX和OneWeb位于貧窮國家的潛在客戶將無力為這類聯網支付多少錢。但這些企業希望利用便宜、現成的部件,而不是在大型衛星通常使用的定制電子部件。規模經濟應該也會提供幫助。OneWeb估計它的衛星可能每顆耗資35萬美元,整個項目的成本總計20億美元左右。馬斯克的系統可能最終會花費約100億美元。兩個項目都要和既有的衛星運營商競爭,比如Intelsat,該公司正忙著發射新的、更強大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天空中還會有其他的競爭技術。Facebook的連接實驗室(Connectivity Lab)的工程主管耶爾·馬圭爾(Yael Maguire)認為衛星天生低效:一則因為世界的七成面積是海洋,因此衛星將花費部分時間飛行在那些無人居住的地區。而即使在貧窮國家,初級連接常常已經存在。馬圭爾說,全球人口的約85%至少可以接入提供有限接入的第二代移動電話網絡。
派出無人機
因此,相比努力提供全球化的覆蓋,Facebook計劃填補現有基礎設施中的漏洞。即使心存疑慮,它仍在研究衛星的使用,也和貧窮國家的移動運營商達成協議,讓使用它的應用Internet.org的人免費使用一小批網站。但該公司最宏大的項目是一批由太陽能供電、螺旋槳驅動的無人機,它們將飛行在20公里或更高的空中——遠高于商業航空使用的高度,向地面上的用戶發送網絡連接。
這些無人機將使用激光彼此通訊,接力傳輸數據,直至傳達地面基站,繼而接入互聯網。Facebook已經在英國展開飛行測試。那里的無人機由Ascenta制造。Facebook在2014年以2千萬美元收購了這家公司。
這些由太陽能供電的無人機將能在空中連續飛行數月,只在需要維修時返回地面。這樣的停飛期有另一個好處:無人機升級會比衛星容易得多。衛星一旦發射就困在了太空。雖然這些無人機的飛行“足跡”相比低軌衛星仍然低得多,它們可以在某個聯網不足的地點盤旋。而且,馬圭爾說,飛行無人機總要比發射衛星便宜。
谷歌也已經開展了無人機的實驗。但它的主要創意可能是所有這些主意中最簡單的。“瘋子計劃”( Project Loon)要讓成千上萬個氦氣球纏繞地球。這個項目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名字,就是因為最初提出來時,被認為是在發瘋。每個氣球會載著太陽能供電的無線傳輸器。和Facebook的無人機一樣,它也會從其他氣球那里獲得信息流。與對手公司的一大不同是,那些公司大多專注于向地面上的手機基站或Wi-Fi中繼設施傳送網絡,而“瘋”氣球可能被用作飛行的基站,能直接和地面的移動設備通訊。2014年2月,這種氣球創下了連續飛行50天的記錄。谷歌最新的模型能在空中待六個月或更久。
和Facebook的無人機不同,這些氣球沒有引擎。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就不能操控方向。它們將飛行在平流層中,而平流層中的風顧名思義是分層的。氣球將能夠改變高度,讓自己在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氣流里搭上順風車。一個不斷升級的計算機模型會追蹤每只氣球,引導它們在世界各地的旅程,這樣就可以確保聯網覆蓋全球,沒有漏洞,或者漏洞極少。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互聯網全球覆蓋:新鍍金時代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