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俄羅斯重新走向威權主義的道路是以蘇聯一瓦解就開始了;根據蘇聯共產黨檔案記錄,克格勃曾逃脫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的控制,將蘇共的巨額財政儲備轉移到海外,此舉令戈爾巴喬夫的政權進一步陷入癱瘓。1991年8月,克格勃與蘇共強硬的保守派密謀采取奪權行動,此次政變雖然失敗了,但是這些人一直都希望在政治上扳回局面。格雷布?帕夫洛夫斯基(Gleb Pavlovskiy)曾經是普京2000年競選團隊的一名重要公關策略人員,他在被普京政府解雇之后如是說,“八十年代蘇聯解體后,有一群人一直在尋求贏回局面的機會,這群人影響力廣泛,在各領域都有自己人,卻又不公開活動。普京就屬于他們中的一員。”整個九十年代是他們的籌備期。
普京早年一直希望加入克格勃,后來終于如愿以償。據他自己講述,他不喜歡西方搖滾,最喜歡的歌都是蘇聯的老歌,自己一直是個非常保守的人。然而他也一直很熱衷于收藏各種能顯示貴氣的玩意兒。他駐東德的時候,他讓“赤軍支隊”(又稱巴德爾-邁因霍夫團伙Baader-Meinhof Group,這是一個德國臭名昭著的極左恐怖組織)首領不忙著為非作惡時給他偷來一套音響設備。九十年代初,他回到俄國,在圣彼得堡工作沒幾年就弄到一座價格不菲的鄉間別墅,另外還弄到一間在市內最好地段的公寓,以他那點公職收入當然是哪個也買不起。
普京的這種無法抑制的貪欲,這種希望占有別人物品的欲望(俄國女記者瑪莎?格森稱其為pleonexia) 讓他有了二十間官邸,五十八架飛機,四艘游艇。不過從名義上來看,普京并不“擁有”這些資產。他個人擁有在圣彼得堡的一處房產,他的第一艘游艇也可能是他個人財產。這艘名為“奧林匹亞”號的游艇乃是以羅曼?阿布拉莫維奇(Roman Abramovich)為首的寡頭在2000年普京擔任總統之前相贈,2002年游艇正式交到普京手上。如果失去總統的位置,理論上普京將不能保留這些權力的附屬物,也許他能留下他常常戴出來的總價七十萬美元的幾塊手表。七十萬美元,這個數額六倍于普京申報的年收入,這一直是俄國媒體關心的話題。這樣一來,他放權的動機也就降為了零。有些人會說,除非在政治人物家中的冰箱里找到兩萬美元的零鈔,否則就不能稱其為腐??;還有人說“美國總統也有戴維營”。這些人都應該想想,這二十間官邸的修建,維護,裝修的費用以及二十四小時服務人員的人力成本都需要從公家的錢里支取。另外別忘了,在普京上臺之前,這二十間官邸大多數不存在,或者至少也不是今天這幅富麗堂皇的樣子。
在這種需要“上貢”的體系里,無論是對俄羅斯本地商人還是對外商,做生意的成本幾乎大到讓他們掙不到錢的程度。瑞典的全球家居連鎖店宜家近年來一直希望在俄國做合法生意,不久前也威脅要退出俄國市場。宜家在俄羅斯的前總裁倫納特?達爾格倫(Lennart Dahlgren)2006年離開宜家時曾透露,數年來,他們一直官司纏身,他們曾想通過親自會見普京來解決這些問題,但是一個高級官員告訴他們要拿五百萬到一千萬美元才能見到普京。倫納特?達爾格倫表示他不知道這是不是開玩笑,他和記者說:“我當時意識到不宜就這個問題做深入討論?!?/p>
普京造成了目前俄國腐敗叢生的局面,但他也是這個貪腐體系的產物。當然,在歐亞或西方領導人中間,收取禮物、賄賂的也不止他一個。但是,普京及其“朋黨”竟然可以在這個橫跨十一個時區的龐大國家建立起這樣一個完備的體系,這也的確是個“了不起的成就”。我的觀點:在普京2000年擔任總統后的一百天里,這個威權、掠奪的體制便已清晰可見,然而這一切早在蘇聯垮臺以前就早已開始了。
撰文:Karen Dawisha 翻譯:陶小路
本文是作者新書Putin’s Kleptocracy: Who Owns Russia的第一章導論部分的節譯,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