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國內輿論對美沙發動的剪除政治勁敵的石油戰爭,大多以為中國能低價購油,充實戰略石油儲備而稱中國是這次石油戰爭的大贏家.筆者認為這是戰略短視.說中國是贏家,更是為時過早,盲目樂觀將為輕敵付出歷史代價.
沙特與中國關系非淺,也是中國在中東平衡的棋子之一,軍購上支持中國不少,對沙特發動的這次石油戰爭,筆者持中立立場.但對美國借機落井下石,剪除政治勁敵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敘利亞這些產油大國,中國能為了省卻區區千億美元而”高興”嗎?失去了這些反美力量,中國將成一支孤立的政治力量,如何再游刃有余地與美國抗衡,消滅美國阻止中國復興的企圖?事實上,中國與這些國家已經是政治命運共同體,是改變世界單極政治格局,重塑多極世界的重要力量,若被美國逐一擊破,單憑中國,能有足夠的國際籌碼和美國討價還價,實現民族復興嗎?
世界不是一個人的武林,是一個關系復雜,利益錯綜復雜的群體,是一個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政治格局,任何一方的勢力被殲滅,都會影響政治勢力的平衡,坐大某一方勢力.如何謀取國家利益最大的公約數是首要考慮的.美國不惜犧牲新興的頁巖油利益,以”自傷八百,損敵一千”的策略打擊俄羅斯,中國更不應為區區千億美元而坐視不理做旁觀者,必須明白到,俄羅斯既然牽制了美國重返亞太的力量,就是一顆好棋子,歷史賦予中國有一個機遇.若俄羅斯解盤,美國必舉全國之力對付中國,這一點不容置疑.就算有人一直指出俄羅斯歷史上侵占中國不少土地,重翻舊賬,但隨著黑瞎子島一分為二,中俄的領土糾紛法律上已經告一段落,眼光必須向前看.總不能把成吉思汗曾經占領的中東,也說成是中國領土吧?現在中國的版圖,應以官方公布為準.因此,既然俄羅斯與中國沒有核心利益沖突,又是抗衡美國霸權的主要力量,筆者看不到潑中俄關系冷水的意義所在.
本次石油戰爭,中國雖然趁低吸納石油做儲備,但不要忘記,中俄早前簽訂的4000億石油大單是固定價格供應,因為合同是以美元計價,以現時油價跌幅,中國這方面也蒙受一定的虧損.中國買油實際上是買的越多虧的越多.而10月人民銀行與俄羅斯央行簽署的1500億人民幣與8150億盧布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以盧布目前貶值一半來看,中國等同送錢,所以,這次石油戰爭,中國不能說是贏家.經濟上如此,政治上更是如此.
事實上,當前金融市場,很多國家已經出現98年金融風暴的跡象,.98年亞洲金融風暴與當前形勢比較,相同之處是油價急劇下跌;新興市場貨幣急跌(不僅是盧布,土耳其里拉,印尼盾,巴西雷亞爾,南非蘭特等新興經濟體貨幣都跌至多年新低);美國聯儲局收緊貨幣政策,不再量化寬松,導致資金回流美國,引發赤字龐大的國家如土耳其(目前也是不聽美國使喚的國家之一),巴西,南非,委內瑞拉最高危,委內瑞拉爆發債務違約的幾率高達9成7,這些地區的金融動蕩,分分鐘引發全球金融風暴,而俄羅斯盧布,更可能是震央.中國明年打響”保7之戰”,全球經濟變化絕對影響,故此,這次石油戰爭,中國斷不能等閑視之,不能做旁觀者.
而且在需做換位思考,若美國以圍剿俄羅斯的手段對付中國,中國該怎么辦?中國能抵擋美國幾招?
美國為了逼迫俄羅斯放棄烏克蘭,政治,軍事多管齊下都無法對俄羅斯這樣一個軍事強國奏效,僅靠政治,軍事壓力美國都無法得逞,?奧巴馬要讓普京感到痛楚,而且是劇痛,找準的正是俄羅斯賴以生存的石油經濟這一死穴,事實上,外匯存備家底并不豐厚的俄羅斯已經到了能不能撐下去的局面.美國是用當年針對前蘇聯的打壓油價方式逼迫蘇聯陷入財困,無法支撐軍備競賽,最后走上瓦解之路的辦法,重施故伎.俄羅斯的死穴單一,但中國的死穴呢?目前美國控制16條海道,對于進出口嚴重依賴海運的中國不是好事.另外持有上萬億美國債券,一旦美國找個理由去年,定向違約,中國勢必血本無歸.若美國實施對華金融制裁,人民幣會否象盧布那樣一貶到底都很難說.故此,中國應以俄美斗法為鑒,在更多領域”去美國化”,削弱美國話語權將是長期戰略目標.從歷史來看,中美較量將是世紀持久戰.
文/瀟談 《華人視角》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石油熱戰,中國不能說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