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高清精品?ⅴ_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_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_亚洲?v中文无码字幕色下药,亚洲欧洲日产韩国精品av,色欲久久国产色AV免费看,日韩在线视频免费观看激情

Half the truth is often a great lie.

美國陸基導彈邁入實質發展階段

軍事 sean 7653℃ 0評論

2019年8月18日,美國從陸基MK41通用垂直發射系統試射了一枚常規配置型“戰斧”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導彈在飛行超過500千米后準確命中目標,試射得到的數據及經驗將用于之后陸基中程導彈的研發。這是2019年8月2日美國正式退出《中導條約》后,首次試射射程在500千米到5500千米之間的陸基導彈。

陸基戰斧

圖1 從陸基MK41通用垂直發射系統發射的常規配置型“戰斧”對陸攻擊巡航導彈

《中導條約》簽訂及中止與美國國家戰略演化相符

1987年,為了緩解歐洲地區緊張的核對抗態勢,美蘇簽訂《美蘇消除兩國中程和中近程導彈條約》(下文簡稱《中導條約》),規定雙方不再保有、生產和試驗射程500至5500千米的陸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以及相關地面發射裝置、支援設施和車輛。根據條約規定,美國當時主要裝備的BGM-109G“戰斧”陸基巡航導彈和“潘興”2陸基彈道導彈被全部銷毀。此后,美軍根據國家安全、地區局部沖突、反恐等需求,發展了射程2000千米以下的海空導彈武器體系以及射程5500千米以上的陸基和潛基戰略導彈武器體系。

BGM-109G

圖2 BGM-109G“戰斧”陸基巡航導彈

近年來,美俄一直在互相指責對方違反條約,俄方主要針對美國打擊型無人機、“民兵”2導彈改的彈道導彈攔截試驗靶彈以及在東歐部署的可發射“戰斧”導彈的陸基MK41通用垂直發射系統等;美方主要針對俄9M729巡航導彈、“口徑”巡航導彈以及RS-26彈道導彈等。2018年10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因俄羅斯違反《中導條約》且中國不受條約限制,美國將退出該條約。2019年2月1日,美國宣布暫停履行《中導條約》,啟動為期6個月的退約程序;3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宣布暫停履行《中導條約》。2019年8月2日,美國與俄羅斯均宣布《中導條約》當天失效。

美國選擇退出《中導條約》,實質上是其認為當前以海空導彈為主的火力打擊體系已經無法完全應對全球范圍,特別是印太地區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的發展。因此美國不斷推進包括分布式作戰在內的多種“彈性”作戰概念并發展相關裝備和技術,美陸軍積極呼應這一思路,將陸基火力列為六大現代化優先事項之首。美國退約正是其解除陸基中程火力發展“枷鎖”,意圖掌控印太地區作戰優勢的重要舉措。

當前美國近程和中程導彈體系現狀

當前美國射程在500-5500千米的現役導彈包括BGM-109E“戰術戰斧”海基巡航導彈、AGM-158“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以及核常兼備的AGM-86空射巡航導彈等型號,沒有陸基導彈型號。

“戰術戰斧”導彈于2004年服役,是美國海基主要對陸精確常規打擊力量,射程1600千米,可打擊高價值固定目標,具備在線任務規劃和毀傷評估等功能,存量超過4000枚,采購單價約120萬美元。

AGM-158系列導彈包括基礎型(射程370千米)、增程型和反艦型(后二者射程926千米),分別于2004年、2014年和2018年服役,具有較好的隱身和機動性能,是美國空基主要防區外對陸打擊力量;其中增程型已生產540枚,計劃采購總量5166枚,采購單價約125萬美元;反艦型計劃采購總量374枚,采購單價約340萬美元。

AGM-86導彈于1982年服役,是美國空基主要核打擊力量之一,能承擔對敵縱深目標核/常規打擊任務,核型號射程超過2500千米,常規型射程1100千米,存量約1715枚,其中約一半為核型號。核型號采購單價約170萬美元,常規型每枚的改裝費用約38萬美元(1985財年價格)。

未來美國陸基導彈發展走向

盡管美國正式宣布暫停履約是2019年2月,但美國陸軍從2017年就開始布局發展陸基導彈。2017年7月通過的《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明確要求國防部研發射程500~5500千米陸基巡航導彈技術。2018年4月,美國陸軍向國會提交了《現代化戰略報告》,規劃遠程精確火力技術的發展。

2019年3月,美國國防部宣布啟動新型常規陸基巡航導彈和陸基彈道導彈研發工作,其中新型陸基巡航導彈射程約1000千米,計劃2019年8月試驗,2020年底完成部署;新型陸基彈道導彈射程3000-4000千米,計劃2019年11月試驗,但部署至少要5年以上。同時,美國陸軍在2020財年預算中提出將投資9億美元,采用非傳統研發模式發展可提供戰略能力的“移動中程導彈”項目,計劃2024財年底進行初步設計審查,考慮時間安排和研發基礎,該型號很可能即為上述新型陸基彈道導彈。

1 陸基巡航導彈

此次試射陸基“戰斧”導彈是美國按照預定計劃開展的新型常規陸基巡航導彈試驗。雖然美國并沒有明確此次“戰斧”導彈試射的實際射程,但試驗相關數據將用于之后陸基中程導彈的研發,說明導彈射程超過了1000千米。此次試射美軍可能是在借鑒20世紀80年代海基“戰斧”導彈基本型改型陸基型的基礎上,通過簡單改裝通用垂直發射系統(火控系統可能也進行了簡單改裝),即實現了新型陸基“戰斧”導彈的快速試驗。

此外,結合美軍現役導彈型譜,AGM-158增程型和反艦型改型為近程陸基巡航導彈及其反艦型可能性較大。不過增程型為空射,改型需加裝助推火箭并調整火控系統;反艦型成功進行過三次艦載MK41垂直發射系統試射和一次模擬艦載傾斜發射試驗,但導彈價格和綜合改型成本都較高。而AGM-86導彈服役時間接近40年,預計2030年退役,并不適合陸基改型。

綜合來看,美國優先選擇了性能、可靠性經歷多次實戰驗證且庫存量大的“戰斧”導彈為基礎進行陸基巡航導彈改進,以快速形成1000千米至1600千米的陸基對陸打擊能力;未來也有希望基于AGM-158增程型/反艦型發展射程500-1000千米的陸基巡航導彈。

2 陸基彈道導彈

近程陸基彈道導彈方面,美國陸軍2013年開始論證射程499千米的“精確打擊導彈”(PrSM)項目,計劃2024財年形成初始作戰能力,以替代1991年服役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滿足美國陸軍對地面/海上移動及時間敏感目標的打擊需求。未來美軍可在“精確打擊導彈”基礎上發展射程超過500千米的近程陸基彈道導彈。

中程陸基彈道導彈方面,因相關項目、技術等發展自《中導條約》簽訂后全面停滯,生產線撤銷,按照當前新型陸基彈道導彈的能力和時間要求,美國很可能在“潘興”2彈道導彈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相關技術,迅速完成試驗彈制造,但全面重建科研體系和生產能力等可能需要5年或更長時間。

“潘興”2

圖3 “潘興”2彈道導彈

情報評述

(一)美發展陸基導彈符合其大國競爭戰略

隨著美國新版國家安全戰略將大國競爭作為軍力建設的主要指導原則,美國陸軍積極推動針對印太地區大國的作戰概念研究,提出了多域戰、群島防御等新作戰概念,并積極發展由前沿島嶼等向內陸及海域進行火力投送的能力,相關思路也得到美海空軍的積極響應。美國當前發展陸基導彈正是契合了這一背景,是美國掌握大國博弈戰略和戰術雙重主動權的重要舉措。

(二)一旦部署將嚴重威脅我要害區域和出海航道

較海基和空基導彈發射平臺,陸基導彈發射車隊對后勤補給要求和基地的依賴性低,能機動部署。特別是陸基巡航導彈可事先在彈上裝訂目標信息或在飛行途中接收信息,甚至能以單輛發射車為單位作戰。因此陸基導彈潛在的部署位置,除了在印太地區百余個各類基地外(如關島基地,日本橫須賀、嘉手納、三澤基地,韓國群山、烏山、鎮海基地和新加坡樟宜基地等),可更加隱蔽、分散和靈活地部署在其它山地、丘陵等各種位置。

美軍一旦將陸基導彈部署在第一島鏈和東南亞地區,射程4000千米的陸基導彈幾乎可以覆蓋我國全境,部署在關島可覆蓋我國首都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射程1000-1600千米的陸基導彈可覆蓋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這將對我國本土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急劇增加要害區域的防空壓力。

未來陸基導彈還很可能具備對海作戰能力,將全面覆蓋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海域。雖然當前遠程反艦作戰還普遍存在目標指示難等問題,但近年來美國正積極探索利用F-35隱身戰機和無人機前出為反艦導彈提供目標指示。一旦解決該問題,戰時美國依靠在第一和第二島鏈部署的陸基反艦導彈,將完全封鎖印太地區的海上航道。

作者:北京海鷹科技情報研究所 王雅琳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美國陸基導彈邁入實質發展階段

喜歡 (0)or分享 (0)
發表我的評論
取消評論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