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美貿易戰的討論,有種思潮是引向狹隘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甚至民粹主義,我覺得這不好。當前正是我們客觀理性反思的契機,反省我們在改革開放中還有哪些不足?
顯然,我們在汽車、鋼鐵、高端服裝、金融、旅游、建筑設計、醫療、電信、互聯網、新聞出版、廣電等領域還存在很大的對內對外開放空間,在降低關稅、放開股權比例限制、進口配額限制、打破國企壟斷、放開行業管制、保護知識產權等領域顯然還任重道遠。
我們保護了這么多年汽車行業,結果那些國企不思進取,國內市場淪陷。
我們在醫療、金融、旅游等居民消費升級的美好生活領域,還存在顯著的供給不足,對民企和外資開放不夠,國企壟斷嚴重阻礙了經濟社會進步和民生福利。即使沒有特朗普挑起的中美貿易戰,我們也要深刻自我反思。
我建議,現在是時候了!系統梳理不涉及國家安全的競爭性領域,全面打破國企壟斷,率先對內民營企業開放,然后逐步對外資企業開放。
建國以來前30年和后40年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深刻地告訴我們,不要對國企抱有任何幻想,在競爭性市場化領域,民企比國企更有效率,這是基本的產權制度和市場經濟制度決定的!我過去十年,從機關、到國企、到校企、再到民企,對此深有感觸。
愿這次中美貿易摩擦,大家提出建設性意見,化壓力為動力,成為推進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契機!天佑我華!
來源:澤平宏觀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任澤平:建國以來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不要對國企抱有任何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