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軍費支出受經濟形勢影響暫時減少,但武器裝備更新的目標計劃沒有動搖。武器裝備的更新一直是俄羅斯武裝力量現代化建設的重點方向。俄羅斯在2010年就確定了到2020年之前武器裝備更新率達到70%的目標,這也是進入21世紀第2個十年俄羅斯軍費支出大幅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俄羅斯將重心放在國家武器裝備計劃上。原來的《2010年-2020年國家武器裝備計劃》投入了20萬億盧布的預算,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未能按計劃完成。新版《2018年-2025年國家武器裝備計劃》原定于2016年開始,推遲和順延到了2018年。根據俄羅斯2016年公布的未來3年預算草案,俄羅斯的國防支出將在2018年降至2.7萬億盧布,之后將于2019年增長3.2%,這與俄羅斯的國家武器裝備計劃的實施步驟基本契合。俄羅斯副總理羅戈津表示原有的預算將順延到新的計劃,優先保障2020年前武器裝備現代化率達到70%的目標。俄羅斯政府《2016年-2020年國防工業發展計劃修訂條例》,將預算總額從348.9億盧布增加到352.6億盧布,加強武器裝備的現代化進程。此外,由于2014年“收回”克里米亞后,烏克蘭宣布終止對俄配件供應,西方國家也進行了多輪制裁和高技術封鎖,俄羅斯被迫投入巨資進行“進口替代計劃”,2017年烏克蘭進口替代計劃已經基本完成。俄羅斯軍費在此項目不僅不用增加支出,還可享受到國產化帶來的便利,一增一減之間,其實是為國防工業的發展做了加法。
最后,軍費支出雖然減少了,但是俄羅斯的威懾力量在增加。俄羅斯將軍費優先保障武器裝備現代化的做法已經顯露成效,雖然軍費支出降低,但威懾力量在增加。“三位一體”的核力量是俄羅斯的利爪鋼牙,俄羅斯國防部長鮑里索夫表示,俄羅斯國家武器裝備計劃的重點放在核遏制力量和空天防御力量上。普京強調,俄羅斯必須擁有“三位一體”的新式核武器,提高空天防御和導彈預警系統的有效性,以確保戰略核力量的威懾效應。陸基方面,俄羅斯加緊部署“薩爾瑪特”液體洲際導彈、“邊界”固體洲際導彈和“巴爾古津”鐵路機動發射洲際導彈,位于阿穆爾州的東方航天發射場與俄西北部的普列茨克發射場相互呼應。海基方面,俄羅斯大力發展核潛艇力量。俄羅斯最新的“北風之神”彈道導彈核潛艇至少有2艘已經裝備了太平洋艦隊,可以作為“布拉瓦”潛射導彈的發射平臺。首艘“北風之神”級改進型戰略核潛艇也將按日程表交付俄羅斯海軍。但是由于軍費開支減少,在保證戰略核潛艇建設的同時,新型核動力航母和驅逐艦的建設計劃可能會取消或推遲。空基方面,俄軍正在研制新一代隱身戰略轟炸機。圖-95MS等戰略轟炸機重啟在公共海域的定期巡航任務。新型“鋯石”超音速反艦導彈試射成功,對于俄羅斯軍事力量也是極大的提升。俄羅斯的威懾力量,從東歐諸國的反應也可見一斑,例如作為北約成員國的波蘭,2016年軍費開支同比增長13%,2017年同比增長20%。
結 語
俄羅斯軍費在減法中做加法,實際上體現出的是加強軍事力量建設的主線沒有偏移。俄羅斯依然持有強烈的戰略權利觀念和強大的地緣政治心態。解體初期的動蕩給了俄羅斯深刻的教訓,俄羅斯在始終難以融入美國和歐洲主導的大西洋安全體系的情況下,選擇了回歸現實主義和地緣政治。俄羅斯的大國復興必須立足于自己的利益和能力,軍事力量建設是重中之重。未來,俄羅斯還會將軍事力量作為立國之本,安全利益與經濟利益孰重孰輕,將取決于俄羅斯面對的安全環境和領導人的決心,但不會放松軍事力量的建設。
文/趙博文 張乃千 原載于《軍事文摘》雜志2017年第6期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俄羅斯軍費削減四分之一,故弄玄虛還是另有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