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彈防御空間項目
2018財年,導彈防御局在“彈道導彈防御空間項目”下為“天基殺傷評估”(SKA)試驗申請預算1700萬美元。“天基殺傷評估”利用商業寄宿有效載荷網絡為彈道導彈防御系統提供殺傷評估數據。按照計劃,“天基殺傷評估”網絡將于2017財年全部在軌運行。
2018財年,導彈防御局還為“天基跟蹤與監視系統”(STSS)衛星在軌操作與維護申請預算3490萬美元。STSS系統目前有2顆在低地球軌道的衛星,可為彈道導彈防御系統提供目標跟蹤和監視數據,包括傳感器管理、目標信息、識別和火控閉環數據。未來STSS將繼續承擔導彈防御局的試驗與數據搜集任務,為作戰人員提供作戰空間感知、技術情報以及空間態勢感知。
2018財年,導彈防御局還未“導彈防御空間中心”(MDSC)申請預算。MDSC旨在為彈道導彈防御提供一個聯合的環境從而有效集成STSS以及其它太空安全資產。導彈防御局同時還為“后攔截評估”(PIA)能力申請預算,包括PIA數據庫和顯示。
其他項目
2018財年,導彈防御局還為“彈道導彈防御傳感器”、C2BMC、,“一體化彈道導彈防御系統”、“高超聲速武器防御”、“網絡安全作戰”、“一體化試驗”等項目申請了經費,同時還將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 彈道導彈防御傳感器
導彈防御局還為用于本土防御和區域防御的“彈道導彈防御傳感器”使用和維護申請了經費預算。對于本土防御來說,導彈防御局申請了1.91億美元用于維護“丹麥眼鏡蛇”、“升級型早期預警雷達”以及AN/TPY-2雷達。對區域防御來說,導彈防御局將為部署在日本、以色列、土耳其以及美國中央司令部的前置式AN/TPY-2雷達提供保障支持。此外,導彈防御局還將為部署在關島的AN/TPY-2雷達(末段模式)提供保障。
導彈防御局為AN/TPY-2雷達、“丹麥眼鏡蛇”、海基X波段雷達以及“升級型早期預警雷達”發展先進識別架構申請了2.14億美元。改善后傳感器將有助于彈道導彈防御系統識別出殺傷性彈頭和非殺傷性彈頭。2018財年,導彈防御局將轉向生產下一代氮化鎵(GaN)收發集成多通道模塊,并申請了1000萬美元的經費預算。此外,導彈防御局還為大西洋雷達研究申請了500萬美元,用于評估在最優地點部署遠程識別雷達或者其他跟蹤識別傳感器的可行性,從而有效應對伊朗發射的遠程彈道導彈威脅。導彈防御局還為彈道導彈防御傳感器試驗活動申請了8420萬美元,用于規劃、分析和執行彈道導彈防御系統飛行試驗,包括試驗前和試驗后的相關活動,如在試驗之前進行的數字和半實物仿真,以及在試驗之后進行的再建設。彈道導彈防御傳感器試驗將為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級地面試驗提供規劃、分析和執行能力。
>>>> C2BMC
C2BMC為“宙斯盾”BMD系統、GMD系統、“薩德”系統以及“愛國者”系統提供持續的跟蹤、識別、火控數據。同時,C2BMC還將能夠對前置型AN/TPY-2雷達進行管理和控制,為作戰人員提供彈道導彈防御系統態勢感知和決定支持工作。2018財年,導彈防御局為維護當前C2BMC螺旋6.4全球能力以及完成研發和部署C2BMC螺旋8.2-1版本申請預算4.4億美元。該軟件將增強C2BMC跟蹤、識別以及作戰管理能力。導彈防御局還將研發更新版本的C2BMC系統,使“宙斯盾”BMD系統實現“遠程交戰”(EOR)(螺旋8.2-3版本)以及集成遠程識別雷達(螺旋8.2-5版本)。2018年,升級后的C2BMC不但將增強跟蹤、識別以及作戰管理能力,集成新型天基傳感器,同時還支持當前C2BMC全球能力。對“宙斯盾”BMD系統“遠程交戰”的研發活動將提升關鍵傳感器管理能力、改善跟蹤報告能力并增強天基傳感器支撐能力,從而使“宙斯盾”BMD系統保衛區域擴大5倍。導彈防御局將繼續研發C2BMC對遠程識別雷達的控制和管理,并加強與GMD系統間的跟蹤報告。
>>>> 一體化彈道導彈防御系統
2018財年,導彈防御局為“一體化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申請2億美元經費。導彈防御局將采用系統工程方法對一體化彈道導彈防御系統進行設計、建造、試驗、評估和部署。彈道導彈防御系統工程和集成將確保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的作戰能力,并保證美國和其盟友彈道導彈防御系統間的互操作性。2018財年,導彈防御局將完成工程和技術評估,以支撐EPAA第三階段技術能力聲明(TCD)。TCD將有助于作戰人員對波蘭陸基“宙斯盾”系統的信心。由于導彈防御系統在一些作戰場景的能力驗證無法使用實彈試驗驗證,導彈防御局采用建模仿真的方法對彈道導彈防御系統進行評估,在特殊想定場景下驗證彈道導彈防御系統應對復雜威脅目標的能力。導彈防御局將利用系統與組件級的試驗、建模和仿真來驗證系統的性能與能力,從而提供一種不斷演進的、一體化以及分層的彈道導彈防御能力。在“一體化彈道導彈防御系統”項目預算下,導彈防御局還將繼續改善系統級的數學仿真以及一體化系統級的地面試驗仿真方法。從2018財年開始,導彈防御局將啟動陸基“宙斯盾”自防護研究。該項研究將有助于陸基“宙斯盾”系統有效應對空中和導彈目標。
>>>> 高超聲速武器防御
2018財年,導彈防御局將新增高超聲速武器防御系統工程活動、技術驗證以及風險減低研究,并為其申請7530萬美元。作為2017財年國防部應對先進威脅武器技術的延續,導彈防御局在“高超聲速武器防御活動”項目下將進行以下工作:完成高超聲速威脅防御備選方案分析、完成研發能力路線圖、啟動傳感器技術驗證和武器概念投資。導彈防御局將會對現有傳感器和地面設施統籌考量,快速驗證和部署,以具備有限的應急能力,從而能夠在2019年實現對大多數高超聲速目標外形的實時預警。
>>>> 網絡安全戰
2018財年,導彈防御局將優先發展網絡安全作戰。導彈防御局將訓練、培訓、研發和增強導彈防御局的網絡安全力量。導彈防御局的網絡作戰項目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夠支持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的作戰和發展,支持試驗和通用服務系統。該項目中的一些計劃已經率先啟動,包括“計算機網絡防御”(CND)、“認證認可”(C&A)活動、計算機應急響應小組(CERT)。導彈防御局的網絡作戰項目是多層計算機網絡防御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該項目能夠適應近期威脅變化,通過不斷發展還可滿足應對未來威脅變化和技術挑戰。也能將所有導彈防御組件集成并由美國網絡司令部進行統一協調和指揮,進行“計算機網絡防御”作戰。信息安全架構將被集成至美國導彈防御局基礎設施中。
>>>> 一體化試驗
導彈防御局將同IMTP開發人員共同規劃、執行一體化試驗項目,從而使正在試驗的系統與受訓的作戰人員保持同步,以在各種戰時條件下操作該系統。對于飛行試驗來說,導彈防御局合并了9項真實環境下的作戰標準。目前,導彈防御局已經計劃將彈道導彈防御系統試驗計劃74次飛行試驗中的31次飛行試驗達到這些標準。對系統級地面試驗來說,所有的試驗已經達到試驗標準,并由彈道導彈防御系統作戰試驗局小組進行獨立作戰評估。這些都將保證彈道導彈防御系統能力可靠,在交付作戰人員之前已經得到驗證。
導彈防御局將同美國國防部作戰試驗鑒定局、一體化防空反導聯合作戰司令部等多部門合作,以確定所有試驗需求,并將需求集成至IMTP開發過程中。
>>>> 國際合作
導彈防御局將繼續提升與國際伙伴的合作,包括進行聯合導彈防御演習、開展導彈防御聯合研究、部署和生產。2018財年,導彈防御局為美日“標準-3”2A聯合研發項目申請經費970萬美元。導彈防御局將繼續支持以色列的導彈防御系統發展,包括與以色列導彈防御組織聯合研發“大衛投石器”系統、“高層攔截彈”(UTI)、改進“箭”系統。
幾點看法
>>>> 美國彈道導彈防御系統將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受美國政府更迭影響,導彈防御局2018財年預算與往年相比推遲了3個月發布。該份預算也是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的首份預算。與前幾年相比,2018財年導彈防御局預算申請變化不大,只是略微有所增長,基本維持了較為穩定的水平。該份預算表明新一屆美國政府仍將保持彈道導彈防御系統政策的連續性,繼續推動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發展。2014財年到2018財年,美國導彈防御局的預算申請分別為76.84億美元、74.59億美元、81.27億美元、75億美元、79億美元。
>>>> 目標識別仍然是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的核心問題
2018財年,導彈防御局首次提出要發展“夏威夷本土防御雷達”,提升太平洋地區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的識別能力。同時,導彈防御局還將繼續發展“遠程識別雷達”、開展海基X波段雷達東海岸陣地部署研究工作、為彈道導彈防御傳感器發展先進識別架構、研發多目標殺傷器和重新設計殺傷器。這些都是為了解決當前目標識別這一美國彈道導彈防御系統發展中的核心問題。導彈防御局轉變過去僅從提高攔截器上殺傷器性能方面提高目標識別能力的思路,從預警、指揮控制和攔截武器等多個體系構成要素角度尋求解決方案。
>>>> 網絡安全作戰將成為導彈防御局未來發展重點
當前,網絡對抗正在不斷升級,通過網絡可發起攻擊的對象已經從單個計算機信息系統蔓延到與互聯網實施物理隔離的武器裝備系統,其危害不僅僅是數據被竊,服務被拒止,而是正在部署的武器系統被癱瘓或接管,從而達到關鍵時候左右戰局的目標。如2015年7月,部署在土耳其邊境的“愛國者-3”系統遭受不明網絡攻擊,系統短暫失控。防空反導系統作戰由于具有作戰鏈條長、有效作戰時間短、信息傳輸過程復雜等特性,在網絡攻擊面前具有內在的脆弱性。此次導彈防御局首次為網絡安全作戰申請預算經費,并置于高優先級發展,表明網絡安全已經受到導彈防御局的高度重視,未來將成為導彈防御局重點發展對象。
文/賈晨陽 來源:北京航天情報與信息研究所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美國導彈防御局2018財年預算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