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隨著第8個北斗剖面浮標從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實驗1”號綜合科學考察船的后甲板徐徐放入南海中部海盆水域中,標志著由我國主導建設的“南海Argo區域海洋觀測網”正式拉開了序幕。這是由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負責的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西太平洋Argo實時海洋調查”...
rock
9年前 (2016-10-11) 18843℃ 1評論
8喜歡
一
最近澎湃刊發了一篇“網絡監管從緊,劍指內容生產灰色地帶”的文章。作者是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濤甫。
這篇文章中第一段重點標黑的文字是這樣的:“門戶網站在中國的崛起,是在技術、市場和政府的三重紅利背景下成就的。假如沒有制度利好和新媒介技術風口,門戶網站是不可能迅速崛起的。當年...
alvin
9年前 (2016-08-10) 15788℃ 0評論
1喜歡
2016年7月18日至19日,海南省三亞市長吳巖峻帶隊赴北京開展“敲門”招商活動,先后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等企業和單位進行洽談,并達成多項合作意向,將于近期簽署合作協議,盡快把項目落地三亞。
《三亞日報》的官方新聞報道稱,三亞市與中船重工“達成合作意向,將在三亞建設中國深海空間站...
rock
9年前 (2016-07-22) 5679℃ 0評論
0喜歡
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主體工程完工
觀天巨眼,把宇宙看得更通透
主要目標:巡視宇宙中的中性氫和觀測脈沖星
《 人民日報 》( 2016年07月04日 12 版)
圖為不同時期的FAST工程所在地。拍攝時間分別為2009年5月25日(左上)、2011年9月6日(右上)、2012...
sean
9年前 (2016-07-04) 9976℃ 0評論
0喜歡
努力實現運載火箭技術的新跨越
——專訪運載火箭技術專家龍樂豪院士
龍樂豪,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運載火箭技術專家,曾主持和參加國家重點工程中運載火箭與導彈的研制,取得重大成就。龍樂豪院士是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任總設計師兼總指揮,全面主持研制工作,成功研制出新技術多、難度大...
sean
9年前 (2016-06-26) 15357℃ 0評論
5喜歡
【據大眾科學網2016年6月1日報道】波士頓動力公司研發的智能機器人正在努力站穩腳跟,成為世界上最穩定、智能的機器人:蹣跚的“大狗”機器人、它LS3系列的兄弟姐妹,以及“阿特拉斯”系列人形機器人,都已經從跌倒中爬起來。但波士頓動力公司,卻與母公司谷歌因發展方向的不一致而急需尋找...
rock
9年前 (2016-06-02) 6732℃ 0評論
0喜歡
紅網長沙5月26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章堯 袁思蕾)今天下午,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董事長曹建國一行在湖南省副省長張劍飛的陪同下到長沙高開區調研,參觀考察了湖南華曙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湖南湘投金天鈦金屬有限公司。
華曙高科:從設備研發到材料研發的自主創新
下午,曹建國一行抵達湖南華曙高...
rock
9年前 (2016-05-29) 8866℃ 0評論
1喜歡
1986年4月26日發生的核反應堆事故摧毀了切爾諾貝利4號機組,導致三十名操作人員和消防人員在三個月內和隨后一段時間死亡。參與清理的134人被確診患了急性輻射綜合征(ARS)。來源:世界核協會
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真相
其實真相早就出來了,但事實比死亡人口達百萬的大災難的斷言無聊...
sean
9年前 (2016-05-17) 17184℃ 1評論
6喜歡
科學家雷斌:攻堅克難為遙感
38歲的雷斌,是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第八研究室主任,也是我國遙感衛星地面處理與應用技術領域杰出的青年學術帶頭人。在長期致力于國防科技事業的歲月中,靠著過硬的技術和突出的貢獻,他多次獲得國家、軍隊、中科院授予的一等獎項,還攻克了遙感衛星地面系統的“卡脖...
rock
9年前 (2016-05-10) 6573℃ 0評論
5喜歡
SpaceX+NASA 開創太空探索新模式
4月27日,SpaceX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于在推特上宣布:公司計劃最早于2018年用“重型獵鷹火箭”發射無人“紅龍”(Red Dragon)飛船抵達火星?!凹t龍”是正在研發的二代龍飛船(Dragon V2)的...
sean
9年前 (2016-05-06) 9250℃ 0評論
2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