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突然站在阿薩德政權一邊介入敘利亞曠日持久的內戰(zhàn),讓國際社會出乎意料,盡管敘利亞有俄羅斯碩果僅存的、非“近外”(譯注:俄羅斯和其他地方用來指稱蘇聯(lián)解體后莫斯科仍然認為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的國家)軍事基地——塔爾圖斯海軍基地。莫斯科最近對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的軍事干預令西方憤怒不已,普京政權和支持普京的寡頭們因此受到了經(jīng)濟制裁。大多數(shù)專業(yè)觀察家們感到震驚的是,弗拉基米爾·普京冒著與西方為敵的危險,明確地對西方支持反巴沙爾的叛軍、推翻巴沙爾·阿薩德的做法進行反擊。
在車臣(1999-2000年)、格魯吉亞(2008年)和烏克蘭(2014-2015年)案例中,普京政權在“精彩小戰(zhàn)爭”問題上被認為是相對專業(yè)的。但以上案例邏輯上可以視為旨在重新確立莫斯科對前帝國/蘇聯(lián)領土影響的復辟戰(zhàn)。敘利亞問題是完全不同,值得運用“精彩小戰(zhàn)爭”模式來看待——同時對這種干預怎樣影響中國國家利益進行特別分析。
阻止外部勢力插手:此處,我們看到俄羅斯違反了美國長期實行的卡特主義(1980),卡特主義稱美國將用軍事力量反對“任何企圖控制波斯灣地區(qū)的外部勢力”。 吉米·卡特總統(tǒng)做出這個承諾是對蘇聯(lián)1979年入侵阿富汗支持當?shù)毓伯a黨政權的回應。通過挑戰(zhàn)卡特主義,莫斯科似乎試圖向世界發(fā)出信號:美國作為該地區(qū)唯一的外部巨無霸的主導地位現(xiàn)在已經(jīng)結束,其他大國現(xiàn)在可以在適當?shù)臅r候自由介入。
對于中國: 積極的影響是波斯灣對外部大國重新開放,負面影響是美國利維坦效應的削弱預示著在能源豐富地區(qū)有更多的不穩(wěn)定。
保護關鍵的全球貿易流通通道:這是另一個反例,莫斯科對敘利亞的干預與其說是保護自身的全球貿易流通通道,不如說是阻撓對自身持續(xù)支配(這個舉措很大程度上成功了)地區(qū)能源通過里海和黑海的挑戰(zhàn)。
對于中國:負面影響是中國要不斷和俄羅斯爭奪對能源豐富的中亞國家的影響力。
恢復國家統(tǒng)一:普京攫取克里米亞在俄羅斯國內廣受歡迎,然而這種統(tǒng)一行為不能和干預敘利亞相提并論。目前獨立民意調查顯示民眾對干預敘利有意見分化,超過五分之四的受訪者擔心出現(xiàn)“另一個阿富汗”。
對于中國:積極影響是國內虛弱的普京政權會成為身段更加柔和的貿易伙伴。
重新確立國家的使命感:這一點只能通過拓展方式來完成。普京重新奪取“失去的”蘇聯(lián)領土(車臣、格魯吉亞,烏克蘭)的努力在國內能作為好棋來推銷,因為這些努力擴大了俄羅斯的版圖。但普京在敘利亞的行動在國內將被視為臭棋——如果西方不寬恕俄羅斯干預烏克蘭、不解除經(jīng)濟制裁的話。如果阿薩德被普京作為一枚棋子成功犧牲掉,從而換取俄羅斯在烏克蘭“將軍”成功,那么歷史很可能認為這是“精彩小戰(zhàn)爭”。
對于中國:如果普京成功了,北約因此暴露出來的弱點和分神只會讓北約更不愿意穩(wěn)定中東或者非洲,對中國的海外利益總體會有負面影響。普京在中亞和東南亞面對中國時會更有信心。普京要是失敗了,普京政權會更加依賴于中國的良好關系,這是積極的影響。
再次證明了俄羅斯是世界大國:迄今為止,莫斯科的軍力展示沒有讓西方觀察家對俄軍技術和戰(zhàn)術留下深刻印象。種種跡象表明俄羅斯陷入困境:莫斯科接受外交解決方案,阿薩德就將位置不保,這標志著普京的失敗。此外,俄羅斯軍隊使用了許多在車臣使用過的“焦土”戰(zhàn)術,普京政權面臨著全球對其侵犯人權和戰(zhàn)爭罪行的審查。
對于中國:積極影響是,普京試圖再次證明俄羅斯是世界大國的嘗試失敗同樣會使普京政權成為身段更加柔和的貿易伙伴。
證明海權在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的中心地位:這方面不適用于空軍,推論也不適用。終結棘手的國內戰(zhàn)爭的是地面部隊——干預性的地面部隊長期在戰(zhàn)區(qū)存在。所以俄羅斯軍事力量不像它宣稱的那樣實力超群,它的無力更可能突出表現(xiàn)出來。普京維持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在戰(zhàn)略上沒有意義,因為俄羅斯再也無力維持一只藍水海軍。
對于中國:相對于地面部隊使用上的麻煩、代價高昂和永無休止,普京的失敗再次彰顯了離岸制衡和力量投射在海軍中的作用。對中國正在進行的軍事改革而言這將產生積極影響。
轉載請注明:北緯40° » 普京在敘利亞的“精彩小戰(zhàn)爭” 對中國國家利益的影響